办理了营业执照之后交税是分情况的,如果办理营业执照的是公司的话,只要你的公司没有收入,也就是说只要你的公司没有开发票,那么你的公司是不用交税的,因为公司的交税是通过发票来定的,但是如果你办理的营业执照是个体的工商户的话,那么就要分几种情况了。
在我国,任何居民纳税人都负有不可推卸的完全纳税的义务,只要是居民在我国的国境之内或者是境外的一切所得,都需要缴纳个人的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人与居民纳税人略有不同,他们只需要将自己在我国境内所得收入,按照一定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即可。
涉税举报要提供的证据,应当越详细越好,包括账册凭证合同协议发票收据等等等等,原件复印件均可。应当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的举报中心举报。由于国税地税管辖范围不一致,您要注意弄清楚举报内容涉及的税款属于哪个税务机关管辖。
对于个人偷税漏税的处罚一般就是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行政罚款,当然这是除了要追讨税金之外的一些行政处罚,同时大家必须要正视的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我国对于偷税漏税的处罚并不会直接追究刑事责任,一般都是因偷税漏税受到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才会触犯刑法。
带上举报资料可以直接到当地税务稽查局举报。也可以进税务网站举报,举报需要有公司偷税漏税的相关资料,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过去。还有一种就是打电话匿名举报,把知道的怎样偷税漏税的真实情况说给他们听,税务稽查马上会行动起来。
法院划扣款项后,当事人履行法律义务可申请解除限制。法院收到申请后会在一定工作日内审核处理,若无特殊情况,约7至15个工作日可完成解除。不过,具体时间因各地法院工作流程和效率有所不同。申请解除需符合法律规定条件与程序,如清偿债务等。若规定时间未解除,可向法院咨询详情。)
逃税罪量刑有明确标准。纳税人骗报或不申报,逃税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且占30%以上,处三年到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依此处罚。多次实施按累计数额算。若补缴税款等可免刑责,但五年内有相关刑事或两次以上行政处罚除外。)
在劳动法律领域,“N+1”用于用人单位无过错性辞退劳动者情形,如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岗仍不能胜任等。“N”按工作年限计算经济补偿,“+1”是未提前30日书面通知的代通知金。“N+3”非法定标准,以合同或相关约定为准。劳动法律关系复杂,涉及补偿问题时,双方应明确权利义务,有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在劳动法律关系里,“N+1”是常见经济补偿计算方式。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无过失性辞退时可获该补偿,像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胜任工作、不能胜任经培训调岗仍不能胜任、客观情况变化致合同无法履行且协商不成等情况。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或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后解除合同,按工作年限支付“N”补偿。)
滞纳金每天的最高限度由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一般计算标准不超未缴纳款项的一定比例,如每天不超3%,像企业未按时缴10万元税款,按此标准每天滞纳金最高3000元。具体最高范围依不同法律和合同确定,消费金融合同中可能是未还款项的5%。收取滞纳金要合法,有疑问可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