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经注册的执业助理医师在乡、民族乡、镇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执业,在注册的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也就是说医师在非执业地点不具有处方权。处方权是指具有开具处方药品的权力。
职工医保住院没有时间限制。医保患者住院并没有时间规定,医保病人能否出院、何时出院,应该根据医保患者的病情需求来决定,是依据患者病情是否治愈,或者是否达到出院标准,才能决定是否出院。另外,医保政策从未规定过参保人员住院费用限额。
发现医生误诊时要及时保留证据,患者及家属应及时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提出查处要求,及时要求行为人及科室主任写清事情经过,并将用过的医疗器械封存。如果病人死亡,及时保护尸体,并向所属主管部门要求医疗鉴定。两方协商不定,证据不一的继续向上一级进行投诉。
医生不给开诊断证明的话是可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医院都有医院的规定。诊断证明是指:疾病诊断证明、病假证明、死亡证明、计划生育证明等由具有医生执照的医生开具的证明;病人确实存在疾病,医生确诊后才会出具医疗诊断证明;各类医疗诊断证明病历上要有记载,不见病人不开病假、不跨科开病假、不开人情病假、绝不允许开假病假或疾病诊断证明。
医疗纠纷律师费用,咨询每件200-500元。律师一旦接受正式委托,咨询费可折抵相应律师代理费。代理人身损害赔偿、医疗纠纷等其他民商事案件,按涉案标的额的2%-5%收取。国内案件最低5000元;涉外案件最低10000元。代理二审案件,未曾代理一审的案件,代理费按一审标准收取;曾代理一审的案件,代理费按一审标准的1/2收取;代理二审后发回重审的案件,代理费按二审标准的1/2收取。
起诉医疗纠纷通常需以下证据:患者身份证明用于明确原告身份;医疗机构相关资质证明以证合法经营;医疗记录反映病情、治疗过程等;费用清单便于核算损失;证人证言可作证据;复杂纠纷需专业鉴定机构的鉴定意见;视听资料能直观呈现纠纷过程。这些证据对诉讼至关重要,可助患者维权。)
医疗欺诈的责任承担包括民事、行政和刑事三方面。民事责任上,患者可要求医疗机构赔偿治疗康复合理费用,如医疗费、护理费等,以及误工减少的收入。行政责任方面,卫生行政部门会责令医疗机构改正,给予警告并罚款。刑事责任上,严重的医疗欺诈可能构成诈骗罪等,责任人会面临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等刑罚,还会被判处罚金。具体责任依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而定。)
在诉讼中遇到不知被告人家庭住址的情况,可借助户籍信息系统,向公安等部门申请协助获取其户籍所在地地址。若掌握被告人工作单位等确切地址,可作为送达法律文书的地点。某些情形下还能通过公告送达,在法定媒体发公告,期满视为送达,不影响诉讼进程。强调准确送达地址对诉讼很关键,应尽力获取。)
医疗事故的构成需满足四个要件。主体方面,是从事诊疗护理的人员和医疗机构,负责医疗工作。行为要有违法性,即违反医疗管理规定和规范。主观上存在过失,医护人员应预见行为不良后果却疏忽未预见或轻信可避免。还需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后果,如死亡、残疾等。四个条件全部满足,才构成医疗事故。)
起诉后住院费用承担需依具体情况判定。一般因他人侵权致伤住院,侵权人承担费用,如交通事故中肇事方负责受害者费用;自身疾病或意外且无他人侵权,参加医保由医保基金按规定支付部分或全部,未参保则患者自担;特殊情况如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可能担责。总之要依事实和法律定责,保障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