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违反了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但事先用人单位并没有进行培训和学习,处罚力度太大了,这是该怎么办?

4.8w浏览 匿名 2020-08-12 甘肃武威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暂无律师回复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14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违反了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但事先用人单位
一键咨询
  • 134****14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2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3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陇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8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庆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8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53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21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夏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峪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4****23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6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酒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5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5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61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8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酒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4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白银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2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定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天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峪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46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5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11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酒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0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陇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3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5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夏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6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峪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酒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0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3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38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5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天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5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2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85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天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1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天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2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白银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陇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峪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8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5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6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4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8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天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庆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3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庆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3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56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陇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陇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峪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定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峪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白银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4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0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陇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陇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白银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峪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天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73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8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8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2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7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掖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0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峪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8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8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庆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0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峪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常州188****785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88****579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81****656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在哺乳期违反单位规章制度可以开除吗?
可以的。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里所说的劳动者是广义的,包括哺乳期女工。开除是解除被处分人与行政机关人事关系的纪律制裁方式,也是最为严厉的制裁方式。被开除后,被处分人不再具有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身份。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单位受贿罪律师费用标准如何认定
[律师回复] 解析:
(一)对于刑事案件的收费问题,我们依照各个环节的工作量情况分别核算出相应的计件收费标准。
在侦查阶段,每件案件必须缴纳2,000至10,000元不等的费用;
而到了审查起诉阶段,每个案件的收费仍为2,000至10,000元之间;
到了一审阶段,每个案件的收费则调整为4,000至30,000元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收费标准在合理范围内仍有下调空间。
(二)对于二审、死刑复核、再审、申诉等案件以及刑事自诉案件,我们将按照一审阶段的收费标准来收取律师服务费。
(三)如果同一律师事务所在处理一个案件的多个阶段时,从第二阶段开始,我们会适当降低收费标准。
(四)当被害人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我们将按照民事诉讼案件的收费标准来收取律师服务费。
(五)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时涉及到几个罪名或者数起犯罪事实,我们可以根据所涉罪名或犯罪事实分别计算并收取费用。
法律依据:
《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九条
实行市场调节的律师服务收费,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确定。
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律师服务收费应当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一)耗费的工作时间;
(二)法律事务的难易程度;
(三)委托人的承受能力;
(四)律师可能承担的风险和责任;
(五)律师的社会信誉和工作水平等。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劳动合同个人先签还是单位先签?
在实际生活当中,用人单位如果要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话,那么劳动合同是其中的标志之一,但是实际上确实也存在着先签后签的一个问题,那么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劳动合同个人先签还是单位先签?现实做法当中都是可以的,当然,从法律角度上来看,员工先签的话,对公司的利益是有保障的。
10w+浏览
猥亵罪可以先取保候审吗
[律师回复] 解析:
涉嫌触犯猥亵罪名的嫌疑人员,若非累犯且并非犯罪团伙的首要分子,亦无引发社会不良风险的可能性存在时,原则上可依规向负责处理此事的执法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申请。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有权批准其进行取保候审:
(1)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通过取保候审措施并不会导致社会安全隐患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或是正处于孕期或哺乳期的女性,通过取保候审措施也不会引发社会安全隐患的;
(4)在羁押期限届满后,案件仍未得到妥善解决,需要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429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盗窃罪会被用人单位辞退吗
[律师回复] 解析:
若员工因涉嫌盗窃而遭到司法机关依法进行刑事诉讼,则用人单位有权行使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力。
若贪污状况相对轻微仅属于治安违规行为,但是其对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构成严重违反,并且用人单位的这一规章制度已经经过民主审议的程序来确定并向员工进行公示,那么同样地,用人单位亦可在无须双方协商的情况下,行使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1000元至3000元以上、3万元至10万元以上、30万元至50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在跨地区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盗窃地点无法查证的,盗窃数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当根据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确定的有关数额标准认定。
盗窃毒品等违禁品,应当按照盗窃罪处理的,根据情节轻重量刑。
单位受贿罪是否存在共犯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单位受贿罪能否认定为共同犯罪问题,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虽然尚未对此做出明确规定,但是在实践中,如果某一犯罪主体为单位,且符合其他法定要件,那么就存在构成共同犯罪的可能性。
具体而言,构成单位受贿罪的共同犯罪需要具备以下三个要素:
首先,犯罪主体须为两个及以上的单位或自然人。
在单位受贿罪的共同犯罪案件中,作为主犯的单位必须属于“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特定范畴;
至于从犯单位或个人的主体资格则没有特殊要求,只需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即可。
其次,客观方面需存在共同的犯罪行为。
共同犯罪行为是共同犯罪单位(自然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基石。
这种犯罪行为并非单纯的同质化行为,而是涵盖了对犯罪行为的分工协作。
单位受贿罪的客观表现形式主要为为他人谋取利益以及收受财物,因此,在共同犯罪案件中涉及到单位受贿行为的各个单位(自然人)必定至少实施了上述两种行为之一。
最后,主观方面必须存在共同的受贿故意。
单位受贿作为一种故意犯罪,体现的是单位整体的意志,然而其具体表现形式却是由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责任人所决定的。
此外,在构成单位受贿共犯的各单位之间,通常存在着业务、人事或经济上的约束关系,从犯单位的意志往往会受到主犯单位意志的左右,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两者相互交织。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故意伤害罪是否先抓人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涉及故意伤害罪案件中,警方通常会先行采取相关措施抓捕犯罪嫌疑人,其主要办理流程如下:
首先,110指挥中心接受报警,迅速派员赶赴现场处置;
其次,警方在现场对受害者进行详细的询问记录工作,同时协助受害者及时前往医疗机构救治,并向医疗机构索取明确的诊断报告;
随后,公安机关将涉嫌实施暴力行为的嫌疑人和相关证据材料(包括询问记录和现场录像)以及对嫌疑人采取拘留措施的建议移交给所属的县区公安局;
最后,县区公安机关的法制科将嫌疑人送往当地的看守所关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单位犯罪什么时候单罚制度
严重损害了他人利益的,使公共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等一系列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启用单罚制,对个人进行判刑以及罚款。第一百三十七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挪用公款罪是否有单位犯罪
[律师回复] 解析:
首先需要指出,在刑事法律体系中,并没有将挪用公款纳入到单位犯罪的范畴之内,而对于那些故意实施挪用资金行为的主体,应当按照挪用资金罪依法予以惩处。
其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之规定,对于犯此罪行者,将会面临着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等刑罚惩罚。
其次,关于挪用公款罪的具体概念,是指由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其在职务方面所具有的便利条件,将公款擅自挪作他用,用于从事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用于进行营利性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超过了三个月仍未归还,从而触犯了相关法律法规,构成了犯罪行为。
在此过程中,行为人必须充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来实施挪用行为,也就是说,他们需要借助于职务权力以及地位所带来的主管、管理、经营、经手公款或特定款物的优势条件来实施挪用行为。
再者,所谓“挪用”,是指未经合法批准,或者违反了财经纪律,擅自将公款从单位中抽离出来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行为人在使公款脱离单位之后,尚未对该笔公款进行任何形式的使用,也同样会被视为挪用行为。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挪用公款的行为对象必须是公款,这其中包括了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情况。
如果行为人将失业保险基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擅自挪作他用,并且已经构成了犯罪,那么就应该以挪用公款罪论处。
此外,公款并不仅仅局限于现金,因此,挪用公有国库券的行为,也应当以挪用公款罪论处;
至于挪用金融凭证、有价证券用于质押,使得公款处于风险之中的行为,与挪用公款为他人提供担保之间并无本质区别,同样应当以挪用公款罪论处,而挪用公款的数额则应当以实际或者可能承担的风险数额为准。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48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单位犯罪什么时候单罚制度
实际的生活中,如果有发生我们无法解决的法律方面问题时,可以通过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来处理。对于单位犯罪什么时候单罚制度的问题,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下面文章内容中的法律知识来解答。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在办银行卡的时候承诺书写的身份证号码中的数字2写得像z,就算书写错误,但没有违反承诺书的规定,会影响银行卡的使用吗,会不会导致银行卡里的钱不是我的?
[律师回复] 你说的这个问题啊,我觉得不用太担心。承诺书上的身份证号码是为了确认你的身份信息,如果只是数字 2 写得像 z,银行应该会进行核实和确认,只要能证明是你本人的身份证号码,就不会影响银行卡的使用。

银行在办理业务时,会有一系列的审核和验证程序,以确保客户的身份和资金安全。如果他们对你的承诺书有疑问,可能会联系你进行进一步的核实。

不过,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你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尽快联系银行:你可以主动联系银行,说明情况并提供正确的身份证号码,以便他们进行更新和记录。
2.?保留相关证据:保留好承诺书的副本和其他相关文件,以备日后需要证明你的身份和承诺。
3.?注意账户安全:无论如何,都要确保你的银行卡和账户信息安全,不要泄露给他人,定期检查账户交易记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一般来说,只要你能证明自己的身份,并且没有违反承诺书的其他规定,银行卡里的钱应该是属于你的。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建议你与银行沟通,确保一切顺利。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最好咨询一下银行的客服或相关专业人士。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289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未婚先孕单位要开除吗
只要是在职的员工,就是有权利享受国家规定的九十八天的产假的,但是因为其行为也是违反了相关的规定,是不能享受产假津贴的。同理对于未婚先孕的情况,单位也是不能因为这个理由与未婚先孕的女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所以未婚先孕是不会被开除的。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