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劳动关系解除的情形是什么

帮助5人 4.5w浏览 匿名 2022-06-22 湖北黄石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劳动关系解除的情形:
    (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
    (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
    (三)用人单位有法定过错行为的;
    (四)劳动者有法定过错行为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全文
    12 2022-06-22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42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劳动关系解除的情形是什么
一键咨询
  • 孝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0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3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1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82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1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襄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6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襄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1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十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1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8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荆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仙桃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8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3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仙桃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恩施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5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冈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2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恩施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荆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50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冈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1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咸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冈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0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仙桃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潜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荆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1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襄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8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孝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5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5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6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2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荆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6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8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咸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6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荆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4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08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8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咸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3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仙桃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荆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33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3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7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0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1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1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鄂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72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4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潜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7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荆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7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1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2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5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鄂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1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恩施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荆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荆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天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孝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8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仙桃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0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15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咸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冈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66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潜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1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5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3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连云港152****931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56****815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56****420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的相关情形
用人单位经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并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要求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关系即行解除,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员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10w+浏览
劳动纠纷
确认劳动关系终局裁决的程序是怎样的
[律师回复] 解析:
1.在劳动保障领域的当事人有提起仲裁需求时,务必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的一年内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
2.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诉请求后,必须在五日内对于是否接受其立案进行确定。
若决定予以立案,仲裁委员会则须在作出决定之日起的五日内,将申诉申请书副本送达至被申请人处,同时组建仲裁庭;
如决定不予立案,仲裁委员会也应以书面形式发出不予立案通知书,详细阐述不予立案的原因。
被申请人在收到申请书副本之日起的十日内,需要提交答辩书以及相关证据材料。
如果被诉人未能按时提交或拒绝提交答辩书,这并不影响案件的审理进程。
3.仲裁庭在开庭前的五天内,必须将开庭日期、地点等书面通知送达给当事人双方。
若当事人收到书面通知后,无合理理由而未出席庭审,或者未经仲裁庭允许而中途退出庭审,那么对于申请人来说,将视为撤诉处理;
而被申请人则可在缺席情况下进行裁决。
4.仲裁庭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必须在组成仲裁庭之日起的四十五日内完成案件审理工作,如因案情复杂确需延长审理期限的,需报请仲裁委员会批准,方可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5.仲裁庭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首先应进行调解,若调解成功,仲裁庭应依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
自调解书送达之日起,该调解书便具备了法律效力。
6.当事人若对仲裁裁决结果表示不满,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的十五日内,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若在法定期限内未提起诉讼,则裁决书即刻产生法律效力。
7.当事人应对已生效的调解书和裁决书,按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义务。
若一方当事人逾期未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形有哪些?
1、用工双方合意解除劳动关系。2、过失性辞退和非过失辞退导致劳动关系的解除。3、经济性裁员和企业富余职工辞职导致劳动关系解除。4、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导致劳动关系的解除。5、劳动合同终止导致劳动关系的自然解除。
10w+浏览
劳动纠纷
行政赔偿责任的免除范围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国家赔偿法所涵盖的赔偿范围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是在执法过程中违法拘留,或者采用行政强制措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其次是采用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手段方式剥夺公民人身自由;
第三种情况是使用殴打等暴力行为,以及指使他人实行暴力行为,导致公民身体受到伤害甚至丧生;
再者,违法使用武器、警械导致公民身体受伤或死亡也属于国家赔偿的范畴;
此外,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也是国家赔偿的对象之一;
最后,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以及违法征收、征用财产,都可能引发国家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五条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二)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三)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共同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被授权的组织为赔偿义务机关。
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撤销该赔偿义务机关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快速解决“行政类”问题
当前671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劳动关系解除的情形有哪些
1、用工双方合意解除劳动关系。2、过失性辞退和非过失辞退导致劳动关系的解除。3、经济性裁员和企业富余职工辞职导致劳动关系解除。4、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导致劳动关系的解除。5、劳动合同终止导致劳动关系的自然解除。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收养关系的解除有哪些情形
1、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2、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3、送养人行使对养父母子女关系的解除权的。4、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的。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652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劳动关系解除的情形有哪些?
1、用工双方合意解除劳动关系。2、过失性辞退和非过失辞退导致劳动关系的解除。3、经济性裁员和企业富余职工辞职导致劳动关系解除。4、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导致劳动关系的解除。5、劳动合同终止导致劳动关系的自然解除。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债务免除协议是否有法律效应
[律师回复] 解析:
依照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明确规定,欠债方与债权人之间所达成的债务免除协议若符合法律法规的所有要求和条件,便会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应。
具体而言,当一个债权人通过免除债务让其与某个债务人之间的部分或者全部债务关系实现终结时,这种情形之下的债权债务关系便会在理论上分崩离析,除非在此过程中,该债务人能在一段合理期限之内表示出对于这种债务免除行为的反对意愿。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债务免除权利实属债权人的固有权益,但是在行使这一权利的同时,必须确保不会对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换言之,债务免除的实际效果便是使得原本存在的债务关系彻底消失,而那些附属于主债务的从债务(例如利息、担保债务等)也将因此而不复存在。
此外,债务免除并不需要遵循特定的形式规范,它本质上是一种无偿行为。
然而,如果在债务免除的过程中,确实对第三方的利益构成了实质性的侵害,那么这样的免除行为将会被视为无效。
综上所述,这些法律层面的基本规定仅仅是一个概要,如果您在实践中遇到了与此相关的问题或者希望获取更为专业深入的意见建议,我们强烈建议你寻求执业律师的帮助。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五条
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者全部债务的,债权债务部分或者全部终止,但是债务人在合理期限内拒绝的除外。
快速解决“债权债务”问题
当前667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