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我想问一下关于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后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帮助5人 3.4w浏览 匿名 2022-06-26 湖北黄冈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1、用人单位有合法具体明确的录用条件。要对“录用条件”事先进行明确界定。录用条件一定要合法、明确、具体,可操作。首先,切忌出现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录用条件,如乙肝歧视,对女性设定婚育方面的条件。其次,切忌一刀切以及将录用条件空泛化,抽象化,比如说符合岗位要求,就不能仅仅说符合岗位要求,而应该把岗位要求是什么,怎么衡量是否符合岗位要求固定下来。
    第三,“录用条件”应该是共性和个性的结合。所谓“共性”即大部分企业和岗位的员工都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比如诚实守信,在应聘的时候如实告知自己的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包括自己的教育背景、身体状况、工作经历等等。所谓“个性”即每个企业、每个岗位或者职位都有自己的特殊要求。有的有学历的要求,要求获得相应证书,有的有技术的要求,比如能符合企业招聘时对岗位职责的描述等等。“录用条件”的共性可以通过规章制度进行明确。“录用条件”的个性可以通过招聘公告、劳动合同等等和规章制度结合起来进行明确。
    2、录用说明书要事先公示或告知。公示,简单说来,就是要让员工知道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就是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员工知道了本单位的录用条件。那如何进行公示呢?方法有以下几种:
    (1)招聘员工时向其明示录用条件,并要求员工签字确认;
    (2)劳动关系建立以前,通过发送聘用函的方式向员工明示录用条件,并要求其签字确认;
    (4)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录用条件或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形;
    (3)规章制度中对录用条件进行详细约定,并将该规章制度在劳动合同签订前进行公示。比如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
    3、不符合录用条件须有证据证明。不录用不能跟着感觉,得建立在公正、客观的基础之上。用人单位如果认为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并解除劳动合同的,有举证义务。即用人单位必须证明其已将录用条件明确告知了劳动者,并根据录用条件对劳动者进行了考核;有相应证据证明劳动者不能达到录用条件;已将考核结果告知了劳动者;将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与其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送达了劳动者等。由于劳动法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作出了严格责任的规定,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严格依法办事,把工作做细,尽量做到滴水不漏。
    证据的取得和固定离不开完善和严格贯彻考核制度。应当对新员工结合录用条件进行动态跟踪考察。在考核过程中,有硬性指标的可作量化的考核,无法量化考核的可进行考评,作出评语。
    4、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劳动合同须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必须在试用期内就对劳动者进行录用条件考核,并在试用期结束前作出留用或解除的决定并送达劳动者。实践当中,有的用人单位在试用期结束后才对员工进行考核或者在试用期结束后才将解除决定送达。这种做法,等于自弃权利。即使公司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也不能再以此为由辞退员工了。
    通过对文章的阅读,相信大家对于试用期单方解除合同的后果以及相关知识一定有自己的见解,单方解除合同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程序的,在试用期内单方解除合同又与其他的期间解除合同不同,试用期内,劳动者还不是正式员工,因此对于单方解除合同需要承担的责任也会有所不同。
    全文
    8 2022-06-26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25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我想问一下关于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后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一键咨询
  • 十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恩施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鄂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8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孝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襄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襄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5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32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4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34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仙桃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6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2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4****74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十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1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鄂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鄂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襄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潜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8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2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3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荆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7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咸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潜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襄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2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0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7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潜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1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冈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天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恩施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仙桃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7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恩施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咸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襄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7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27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十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3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襄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荆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恩施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7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荆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1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天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1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6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6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0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31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2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0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2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荆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冈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5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4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2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荆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3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1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1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冈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0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荆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7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孝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8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7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81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十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孝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4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5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潜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1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孝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0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3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70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鄂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8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1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镇江135****670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78****452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56****344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我想问一下湖南误工费是多少?
我们在工作的时候都有过这种经历,因为自身受到人身伤害而耽误了工作,这个时候我们的工资就会相应的减少,当然了,政府也提供了一系列的误工费,那么湖南误工费是多少呢?误工费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出误工费的概念等相关内容。
10w+浏览
工伤赔偿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我想问一下,可以单方面离婚吗
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我想问一下,可以单方面离婚吗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取保候审过多久才解除保全
[律师回复] 解析:
通常来说,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不会超过12个月。因此,如果在特定情况下,超过了这个时限并且没有其他特殊原因的话,那么就应该解除该取保候审的措施。我们需要明确,依照现行的法律法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其最长期限不能超过12个月;而对于监视居住的措施,其最长期限则不能超过6个月。
在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保证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工作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如果我们发现某个人不应该承担刑事责任,或者是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期限已经到期,那么我们就应该立即解除这些措施。
同时,我们也需要及时地通知被实行这些措施的人及其相关单位。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42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醉驾多久解除取保候审程序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醉酒驾车案件中取保候审期限最短期限的问题,目前尚未形成统一标准。
然而,我们了解到,确实存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取保候审解除条件进行明确规定。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在处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取保候审事宜上,最长的期限不能超过十二个月;而在监视居住方面,最长的期限则不能超过六个月。因此,当符合法定的取保候审解除条件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有权依法决定解除取保候审。
另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提出申请,要求变更强制措施。当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接到此类申请之后,应在三日内做出决定;若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则需向申请人说明原因,并告知其具体的不同意理由。因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可以申请将强制措施变更为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等方式,但必须满足相应的条件和遵循特定的程序。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解除取保候审超期怎么处理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取保候审期满后的处置措施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若案件已经妥善处理完毕且办案机关经判断并确认无需对被取保候审人员实施刑事追责,则应及时解除相关的取保候审措施;
2.若案件尚未得到妥善处理,但办案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仍有可能对被取保候审人员实施刑事追责,同时认为其具备继续接受取保候审监管的条件,则可依法决定对该人员进行再次取保候审,同时将新的取保候审期限重新予以计算;
3.若案件尚未得到妥善处理,办案机关经判断认为可能需要对被取保候审人员实施刑事追责,并且认为需要对其采取更为严格的强制措施以保障诉讼程序的顺利推进,例如监视居住、拘留或逮捕等,均可依法作出相应的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我想问一下撞车后还要误工费吗?
没有人一生过的是风调雨顺的。因为很多事情,而耽误了工作,比如说车祸人身伤害。那么撞车后还能要误工费吗?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所以呢,律图的小编就为大家整理出撞车后还要误工费吗?等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10w+浏览
工伤赔偿
试论寻衅滋事罪的主观要件是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寻衅滋事行为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在法律层面上,它具备两个明确要素:一方面须为故意为之,另一方面其动机在于借助这种不良行为来填补内心的精神需求和空虚感。另一方面,此类行为的客观构成因素表现在无缘无故制造麻烦、起哄、制造骚乱,无理取闹,对无辜者进行殴打伤害,无拘无束地用言语挑衅,如同流氓无赖般的行为,以及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等方面。从法律角度来看,此类犯罪的客体主要是指社会公共秩序。而对于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行为方式,法律则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四个方面:
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2.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以上四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都将被视为构成寻衅滋事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我想问一下刑事案件有没有不起诉的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我想问一下刑事案件有没有不起诉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律师会见当事人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律师回复] 解析:
(一)在会见程序之中,除了应当关注侦查、审查起诉及审判阶段所需遵循的工作内容与工作原则外,更需要谨慎对待诸如不允许将通讯工具交由在押人员使用,不得夹带书信、现金以及其他物品等细节问题;
同时,还需特别留意被会见人员的精神状况及其心理动态。
(二)每位承办律师在每次常规会见结束后,均应对所获知的当事人(被告人)陈述加以深度剖析,对于当事人提供的可能开启破案之门的证据线索、案情线索,务必进行严谨的分析研判,对于必要的取证事项应积极采取行动,对于有必要申请取证的情况,也应尽快提出申请,因为唯有“证据”才能成为捍卫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锐利武器。
(三)在会见前的准备工作方面,务求做到周全细致,在启程前往会见之前,应再次核实委托手续填写是否完备无缺,律师事务所在出具的会见公函领取及填写是否符合规定要求,随行人员(协办人员)是否具备执业律师资格证书或者实习律师资格证书、律师助理资格证书,以及若本次会见涉及的重点内容繁多,则应提前拟定详细的提纲。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五十条
辩护律师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看守所应当在查验其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后,在四十八小时以内安排律师会见到犯罪嫌疑人,同时通知办案部门。
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恐怖活动犯罪案件、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在押或者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时,看守所或者监视居住执行机关还应当查验侦查机关的许可决定文书。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724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取保候审解除有几天时间
[律师回复] 解析:
1.在我国,对于重罪案件,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期限最高可为12个月,亦即通常所说的“取保候审最长12个月解除”。
2.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在处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时,在保障人权,维护司法公正的前提下,将对其进行最长不超过十二个月的取保候审,同时,监视居住的时间也不能超过六个月。
3.在实际操作中,取保候审的解除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由于不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因此解除取保候审;
(2)因为需要变更其他强制措施,从而解除取保候审;
(3)由于取保候审的期限已经届满,故而解除取保候审。
根据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解除取保候审的决定应由原作出该决定的司法机关作出,并通知公安机关予以执行。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怎样才算解除取保候审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取保候审的解除条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当发现原先被取保候审的人员实际上并不应受到刑事指控时,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已明确该当事人并未实施任何违法行为,或者反而其行为符合了相关法律法规中所述之一的特殊情形下,根据法律规定,他们依法不应承担刑事责任。鉴于这些被取保候审的人员依法不应承担刑事责任,自然也无需再继续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因此,必须对此种情况进行解除。
其次,当取保候审的期限达到法定上限时,为了确保被取保候审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同时避免案件长期悬而未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因此,当取保候审期限届满之际,依据法律规定,必须解除取保候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7145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约定试用期注意什么问题
1、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这是试用期工资的最底线。2、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3、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这三个“不低于”必须要同时满足,其中,金额有高低差距的,则要取其最高。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