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我想了解一下山东省征地补偿费分配的相关规定,有哪些新的政策,麻烦专业人士解答一下,谢谢

帮助5人 10w+浏览 #房产纠纷 匿名 2017-10-29 山西运城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维权智囊团
    维权智囊团
    63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一、严格规范征地程序
    (一)规范征地公告程序。市、县(市)政府及其国土资源部门在拟征收土地公告、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方案公示、征收土地公告中,除列明《山东省土地征收管理办法》规定的事项外,应当一并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承包户或者相关权利人可以申请协调、裁决、听证和行政复议的权利及申请期限和受理机关。公告、公示材料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在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务公开栏等场所予以张贴,并通过征地信息公开网络平台或广播、电视、报纸等渠道予以公开、公示。要综合运用照相、摄像、录音等方式做好公告、公示材料的现场信息采集、留存和归档。
    (二)完善征地清点确认程序。在征地勘测调查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承包户和相关权利人应按规定的时间参与调查、清点、确认工作。对不能直接到场参加的,应当提供书面授权委托书,委托他人代理。对不能直接到场且未委托他人代理、经书面通知仍不到场参加的,由征地勘测调查人员现场调查、清点后,在《土地征收勘测调查清单》中载明情况并共同签字确认;确有必要的,可以聘请公证机构进行公证;勘测调查结束后,由市、县(市)国土资源部门书面通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承包户和相关权利人。
    在实施土地征收时,涉及集体土地上居民住宅、工矿企业及其他建筑设施成片拆迁的,应当由市、县(市)政府确定的拆迁机构或相关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与产权人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视为征地清点、确认材料。
    对于实行地上附着物和青苗包干补偿的,应当征得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承包户和相关权利人同意,在《土地征收勘测调查清单》中注明土地权属、地类、面积和补偿标准,并由各方共同签字确认。
    二、完善落实征地补偿安置政策
    (一)完善征地补偿标准调整机制。各市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适时调整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由市政府制定,报省财政、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同意后执行,并适时作出调整,至少5年调整一次。在保障被征地群众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协商议价、价格评估、认证等方式确定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数额。
    (二)多途径安置被征地群众。各市、县(市)要结合当地实际,综合运用货币、农业、留地(留物业)、社会保险、产权调换等方式,妥善安置被征地群众生产生活。积极探索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措施,征地批复后及时落实保障对象,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
    (三)加强征地补偿安置费用管理。各市、县(市)要切实加强征地补偿安置费用资金管理,确保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和被征地群众社会保障补贴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要纳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事项范围。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严格执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确保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和被征地群众社会保障补贴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合法合规、公平合理、公开透明。
    三、健全征地矛盾化解机制
    (一)做好征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各地在征地实施前,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征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全面分析评估易引发不稳定风险的环节和因素,提出预防和化解不稳定风险的对策措施。征地实施过程中,要主动倾听群众合理诉求,及时妥善解决;对少数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依法依规、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说明和释疑解惑工作,避免矛盾积累激化。加强征地舆情监测,及时分析研判,做好舆情引导、回应和处置,为征地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完善征地争议调处机制。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承包户或者相关权利人对征地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和土地权属、地类、面积等有异议的,可以在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方案公示之日起10日内,向实施征地的市、县(市)政府提出书面协调申请。被申请单位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协调,妥善处理有关问题;协调不成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裁决的途径和期限,并在告知书上载明协调过程及协调未达成一致意见的原因,申请人可以自收到告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省政府申请裁决。
    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承包户或者相关权利人对征地补偿标准和安置方式有异议的,可以在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方案公示结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实施征地的市、县(市)国土资源部门提出书面听证申请。市、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应当依法组织听证,妥善处理群众提出的问题和诉求。逾期未提出听证申请的,视为放弃听证,市、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应当书面记载附卷,不再要求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出具放弃听证证明。
    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承包户或者其他权利人对市、县(市)政府发布拟征收土地公告行为有异议的,可以在公告发布之日起60日内向其上一级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市、县(市)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征地勘测调查清点确认、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方案公示、听证行为有异议的,可以分别于上述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60日内向其本级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市、县(市)政府发布的征收土地公告行为有异议的,可以于公告发布之日起60日内向其上一级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省政府土地征收批复文件有异议的,可以于征收土地公告发布之日起60日内向省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期间,除法定情形外,不停止土地征收的实施。
    综合运用协调、听证、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多种方式,依法、及时处理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主动加强与法院沟通咨询,帮助群众客观分析利益关系,正确对待意见分歧,有效化解征地矛盾纠纷,保护群众合法利益。涉及协调、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做好证据提供等相关工作,依法履行协调、裁决、行政复议决定及人民法院的裁判。
    (三)推进征地信息公开工作。按照“就近、及时、便民”的原则,将征地信息公开列为市、县(市)政府及其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和乡(镇)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重点。将征地补偿标准等有关政策、拟征收土地公告、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方案、“一书四方案”、土地征收批准文件、征收土地公告等信息列为主动公开的内容。
    四、加强对征地工作的组织领导
    市、县(市)政府是征地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对征地工作的组织领导,依法确定征地补偿标准,严格履行征地程序,及时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切实做好拆迁补偿安置、群众工作和社会稳定等工作。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负责配合做好征地有关工作,指导村居组织拟定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对象名单和养老保险方案并公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共同做好征地有关工作,确保征地依法有序进行。
    全文
    14 2017-10-29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66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我想了解一下山东省征地补偿费分配的相关规定
一键咨询
  • 170****70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5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6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4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5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0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长治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7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3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27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08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5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1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24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5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64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7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7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5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5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6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38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4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1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7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8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5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3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7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3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3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4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8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58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42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7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2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7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3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6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6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2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6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4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0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4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5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1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43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52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35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南京181****4425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34****678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81****738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山东省事假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事假制度通常由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规自行定制。员工因个人原因需离岗休息时,需按规章制度向单位提交书面申请。事假期间,员工不享受薪酬待遇,计费单位一般为天或小时。劳动法律未对事假作出具体规定,具体执行需参照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山东省征地补偿分配标准是什么
征收耕地补偿标准: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3万元。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万元。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万元。征收基本农田补偿标准: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8万元。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9万元。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6万元。征收林地及其他农用地平均每亩补偿13.8万元。
10w+浏览
征地拆迁
山东省征地补偿费分配办法是什么
征收耕地补偿标准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3万元。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万元。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万元。征收基本农田补偿标准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8万元。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9万元。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6万元。征收林地及其他农用地平均每亩补偿13.8万元。
10w+浏览
征地拆迁
山东省房改房政策
山东省要求,今后任何单位不得建购住房,一个干部职工家庭只能享受一次房改优惠,多占的必须交回或补偿差价;单位建房中利用公共资源和公权力影响而欠缴的税款也必须补交。
10w+浏览
山东省济南市劳动合同相关规定是什么?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