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受贿罪是指国家公职人员滥用职权,通过非正常手段非法索取或接收他人的财物,以此来为自己或他人谋求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尽管尚未明确制定“免于追究刑事责任”这一概念,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诸如犯罪情节轻微、及时退还赃款、立下重大功劳等因素都可能成为考量是否应予免责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或许会对量刑产生影响,甚至在一些特殊的案件中,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可以考虑不予提起诉讼。
然而,最终是否能够免于刑事责任,还需由司法机构根据具体案情进行裁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详细规定了受贿罪的处罚方式以及从轻、减轻处罚的条件,但并未明确提出免于刑事责任的概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对犯贪污罪的,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有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处罚。
对于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