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法律上未明确规定降薪多少属于恶意降薪,判断恶意降薪关键看用人单位降薪行为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
法律解析:
从合理性角度来说,企业因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滑等客观原因,与员工协商一致或者依据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适度降薪,通常不视为恶意降薪。例如企业受市场环境冲击业绩大幅下滑,为维持运营对全体员工按比例降薪,这是合理的应对措施。从合法性角度看,用人单位降薪需遵循法定程序。若未经员工同意,单方面大幅降薪且无合理依据,比如员工工作表现正常、业绩达标,而企业为逼迫员工离职故意大幅降薪,这种情况很可能被认定为恶意降薪。判断是否为恶意降薪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如果您在工作中遇到降薪问题,不确定是否属于恶意降薪,建议您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