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定双方关系:小时工受伤后,首先要明确与雇主之间的关系。如果是劳务关系,那么后续责任承担要根据双方过错来确定。
(二)判断雇主责任:仔细查看雇主是否存在过错。像没有给小时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比如工作场地存在安全隐患却未及时排除;或者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导致小时工因缺乏安全知识而受伤等情况。若雇主有这些过错,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赔偿范围通常会有医疗费,即小时工因受伤治疗所花费的费用;误工费,也就是小时工因受伤耽误工作而减少的收入等。
(三)考量小时工自身责任:要是小时工自己存在故意,例如明明知道某种行为很危险还执意去做;或者有重大过失,比如严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导致自己受伤,那么小时工自身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四)涉及劳务派遣情况:如果小时工是由劳务派遣公司派遣到用工单位工作的,派遣公司和用工单位要依据他们之间的相关协议以及具体的过错情况,来确定是否承担赔偿责任。比如派遣公司没有对小时工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用工单位的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等,都可能要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提供劳务期间,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有权请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接受劳务一方补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