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赔偿范围
撞伤人且负全责的情况下,要清楚自己需承担的赔偿项目。伤者的医疗费用,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药费等实际支出的医疗相关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一般按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来计算;营养费,需根据伤者的伤情和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护理费,若伤者需要专人护理,按照护理人员的实际收入或者当地同级别护理服务的市场价格计算;交通费,以伤者因就医、复查等实际发生的交通费用为准。如果伤者因伤致残,除上述费用外,还需赔偿残疾赔偿金,这通常根据伤者的伤残等级、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计算;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被扶养人的实际生活需求和当地生活水平等确定。若不幸造成他人死亡,还需赔偿死亡赔偿金,按照当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一定年限计算;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二)按照保险流程赔偿
如果车辆投保了相关保险,赔偿时有明确的顺序。先由交强险在责任限额内赔偿,交强险的赔偿限额是法定的,在限额范围内对伤者的损失进行赔偿。不足部分由商业三者险赔偿,商业三者险的赔偿额度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确定。如果经过交强险和商业三者险赔偿后,仍然存在不足的部分,那就需要由责任人本人承担剩余的赔偿费用。
(三)积极协商并保留证据
与伤者积极协商赔偿事宜是很重要的。在协商过程中,要保持理性和诚恳的态度,争取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赔偿协议。同时,要保留好相关医疗费用票据等证据,比如医院的收费凭证、诊断证明、病历、检查报告等,这些证据能够证明伤者的伤情和实际花费,确保赔偿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四)应对诉讼
如果双方无法协商一致,伤者可能会通过诉讼途径解决纠纷。这种情况下,责任人应积极应诉,按照法院的要求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配合法院的调解或判决。不要逃避诉讼,否则可能会导致自己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