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若基于自身实际提供劳务的事实,以及因未签合同遭受的实际损失等正当理由索要合理赔偿金额,这是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属于敲诈。比如按实际付出劳务对应合理报酬及应得补偿等来主张。
(二)若通过正当途径,在合理合法范围内索要未签劳务合同的赔偿金,不构成敲诈。比如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合法方式。
(三)若以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索要远超合理范围的金额,则可能涉嫌敲诈勒索。比如以伤害他人人身安全相威胁索要巨额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