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入职造假

3.7k浏览 帮助37人
专业服务 律师认证 退款保障
在线咨询,律师1对1沟通
最新修订 | 2024-02-25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第三十九条嘉定区劳动工伤纠纷代理律师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这就意味着,劳动者在入职时有义务真实、客观地向用人单位披露与劳动合同履行直接相关的个人情况,其中包括健康状况、知识技能、学历、职业资格、工作经历以及其他相关个人情况(如家庭住址、主要家庭成员构成等)。法律对劳动者设定说明义务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用人单位更全面地了解劳动者的个人情况,从而考察其是否符合岗位的实际需要。 对于员工入职时“造假”——即故意虚构或者隐瞒事实的情况,单位并非当然有权解除劳动合同,需视案件具体情况而定。原则上,只有在劳动者虚构或者隐瞒的个人情况与履行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方能解除其劳动合同。这里的“直接相关”是指,劳动者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行为,足以对劳动合同的正常履行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规定,以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一旦满足上述条件,即可认定该劳动者的行为属欺诈,根据《劳动合同法》应认定该劳动合同无效,用人单位有权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解除其劳动合同。另外,我国《劳动合同法》针对此类情况未强制要求单位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因此员工在劳动合同解除后无权要求单位支付其经济补偿。 值得注意一点,劳动合同因为入职造假被确认为无效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应当向其支付劳动报酬,数额一般参照本单位同期、同工种、同岗位的工资标准支付。律师提醒,法律赋予用人单位的知情权不得滥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提供个人信息的,应当控制在知情权的范围内。不得以“对劳动者进行全面了解”为由,要求劳动者提供与劳动合同无直接关联的个人信息,尤其是涉及个人隐私部分,否则劳动者有权拒绝。
入职造假
咨询助手提示您
全文886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直接问律师最快9秒应答
继续阅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答? 125461人选择咨询律师
317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入职造假
一键咨询
  •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3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8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7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4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5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7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4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3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2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1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5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8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0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2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1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7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0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8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7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5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6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57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3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8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7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5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4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2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1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3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2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53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1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0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0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4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8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6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8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8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77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31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7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7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30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77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0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2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5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15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镇江134****5918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77****944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80****617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冒用他人身份入职虚假入职
1、虚假入职的后果: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2、使用虚假身份证入职的员工在工作中受伤,可能带来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职工5月入职8月离职年休假有吗?
工作时间1年以上10年以下,有5天的年休假;10年以上不足20年的,有10天的年休假;20年以上的,年休假时间为15天。若单位没让你休年休假,也没有按工资标准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你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处理。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入职多久可以享受婚假?
享受婚假产假,不受入职时间的限制,只要在职期间,结婚或生产就可以享受。婚假期间工资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
10w+浏览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年假是按照入职开始吗?
每年的1月1日。《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年度安排年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条例》和《办法》规定的年休假安排周期为1个年度,该年度应为自然年度,即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10w+浏览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06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入职提供虚假材料怎么办?
1、员工通过欺诈行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2、员工提供虚假信息的情况并非都属于欺诈行为。这种行为属于以欺诈手段订立劳动合同,可以直接解除劳动合同,无需经济补偿,还可对其追偿经济损失。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律图安心问
服务承诺
专业服务
18W+认证律师,年普法人次15亿+,律图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专业的法律服务。
律师认证
该律师已经过平台身份认证及执业资格等严格审核,确保律师真实且专业,可放心委托!
退款保障
律图全程保障您的消费权益,律师未服务将自动退款至支付账户。
用户真实评价
  • 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很慌乱,还好有你们给予帮助和指点!
    138****1878
  • 很感谢律师给到的意见,也让我们知道怎么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私有财产的权利!
    187****6502
  • 律师人很好,回答仔细,给了比较好的建议,以后有需要还会来律图咨询的!
    155****5938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