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二人以上的共同过失行为造成他人死亡应该负什么责任?

最新修订 | 2024-02-27
2w浏览
律师解析
二人以上的共同过失行为造成他人死亡的,应该负刑事责任,不以共同犯罪论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应当分清各过失行为人的责任大小。由于不存在共同过失犯罪,因此,也就无所谓主犯从犯,对于几个过失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共同导致他人死亡结果的,应查明各过失行为人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据此确定确应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各自的责任。
确定各过失行为人的责任,必须遵循两条原则:
1、部分责任则。因为各过失行为人的行为相互作用造成了他人死亡的结果,因此,不能要求某个过失行为人承担全部责任。
2、作用分担原则。从客观实际出发,各过失行为人在对他人死亡结果所起的作用上,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必然存在对危害结果承担不同的刑事责任的问题,这也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刑事犯罪辩护案件·推荐文章

沭阳156****320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34****560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35****213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546人选择咨询律师
642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二人以上的共同过失行为造成他人死亡应该负什么责任?
一键咨询
  • 130****66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6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5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5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2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5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4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0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2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5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21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1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2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3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0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3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8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6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6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53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1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2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8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5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0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27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6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1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0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2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0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8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0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3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0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7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0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11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1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6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7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5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7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6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5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56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1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72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0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5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181****460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78****110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77****576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防卫是造成他人伤亡一定会负刑责吗?
防卫是造成他人伤亡不一定会负刑责,若是正当防卫就不需要去承担刑事责任,防卫过当则需要承担。刑事案件的涉案人员,若是想以正当防卫为由,提出免除刑事处罚的请求,必须要证明自己实施防卫行为的时候,自己或者是他人等的人身、财产等的利益正在遭受不法侵害。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取保候审失踪怎么办
[律师回复] 解析:
通常情况下,若取保候审人员失踪,执法机构可采取监视居住或逮捕等措施。在取保候审期间,取保候审人员需严格遵守及时到案、不得离开指定地点、禁止干扰证人等诸多义务。如取保候审人员擅自逃离,其担保人也将面临连带责任。被取保候审者在取保候审期间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规定,包括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在传讯时务必及时到案;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证人作证;不得销毁、伪造证据或串供。若被取保候审者违反上述规定,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作为保证人,则须履行如下义务:
(1)监督被保证人遵守相关规定;
(2)如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出现或已出现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应立即向执行机关报告。若被保证人存在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且保证人未能履行保证义务,将对保证人进行罚款处罚,情节严重者甚至可能触犯刑法,面临刑事责任。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必定能够获得缓刑,因为在取保候审后是否判处缓刑仍取决于具体案件的事实和法律适用。当人民检察院决定不予批准逮捕时,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通知后立即释放被拘留人,并将执行情况及时告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进一步侦查,同时又符合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条件的,应当依法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措施。总而言之,取保候审与判决结果并无直接关联。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
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
(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被保证人有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危险驾驶罪共同犯罪一般多久结案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一般性危险驾驶罪的案件处理流程及相关法律条款如下所示:从案件初始阶段到最终的审判结果公布,常常需要经历一个月左右的周期。
然而,如若法院决定采用简易审判程序进行审理的话,那么整个过程的审理期限仅为20天,这也意味着辩护人或原告必须在这个时间段内等待审判结果的宣布以及案件的结案。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调解应建立在当事人自愿且符合法律规范的基础之上。当事人在参与诉讼活动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遵守法庭秩序,同时也要切实履行已经生效的判决书、裁定书以及调解书中所规定的义务。对于调解未能成功的案件,并无明确的开庭日期规定,通常情况下,法院会在开庭前三日内通知当事人参加庭审。
然而,法律并未对具体的开庭时间做出明确规定。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简易程序还是普通程序,审理期限都有明确规定。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自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必须完成审判工作;而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则需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完成审判工作。在调解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必须确保双方均出于自愿,不得存在任何强迫因素。若调解未能达成协议或者在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人民法院将立即启动审判程序,作出相应判决。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需经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六个月;如仍需延长,则需上报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交通事故造成二人死亡应负什么刑责?
交通事故造成二人死亡应以交通肇事罪定罪量刑,并且造成两人死亡的会被处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如果是行为人在造成两人死亡之后又存在肇事逃逸等法定刑升格条件的,就会被按照升格的法定刑定罪处罚。
10w+浏览
交通事故
诽谤他人造成几次以上构成诽谤罪
[律师回复] 解析:
依照本国相关法律法规,如果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手段恶意贬低、毁谤他人,且经证实,诽谤信息实际被人们点击、浏览次数达到或超过5000次,亦或是被多次转发至其他社交媒体平台超过500次的,应当被视为触犯刑法第246条第1款之规定,即构成“情节严重”,可以依法定为诽谤罪。此类案件通常被归类为自诉案件。若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等严厉处罚。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以达到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目的,情节严重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够主动退回赃款,或者将涉案资金交由公安机关保管,那么其申请取保候审的成功率将会大大提高。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在收到犯罪嫌疑人提出的取保候审申请之后,应当在七日内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取保候审期限届满之后,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将保证金如数退还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时通知保证人解除担保责任。
然而,由于各地对于补偿标准的具体规定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规范化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快速解决“损害赔偿”问题
当前699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挪用资金罪追回损失有什么后果
[律师回复] 解析:
1、当被告人在案件公诉之前将其违法占用的资金全数偿还的情况下,司法机关可以考虑适当减轻对其的刑事责任追究力度。具体而言,如果该犯罪情节轻微,那么法院可以判处被告人减轻或者免于刑事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仅限于“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挪用单位公款归个人使用或者借予他人,且该借款数额较大并且已经超过了三个月却尚未归还;或者虽然未超过三个月,但是所涉金额较大并用于营利性活动;又或者是用于非法活动等特定情形。
2、对于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来说,如果他们利用职务之便,私自挪用本单位的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予他人,且该借款数额较大并且已经超过了三个月却尚未归还;或者虽然未超过三个月,但是所涉金额较大并用于营利性活动;又或者是用于非法活动等特定情形,那么他们将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严厉惩罚。而如果这些人挪用的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那么他们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数额特别巨大,则可能会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需要指出的是,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的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也适用上述规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挪用资金罪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经营者造成他人死亡的负什么法律责任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的,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而要是经营者的行为构成犯罪的话,那么经营者还会被依法追究刑事方面的责任。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受贿罪自首会判死刑吗
[律师回复] 解析:
一般而言,在审理过程中被指控犯有受贿罪行的罪犯,其审判结果是不会被判处死刑的。
然而,具体到每一个案件,必须根据涉案金额、造成的社会影响以及被告人的悔过态度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判断。通常情况下,如果受贿金额达到一定程度,那么罪犯将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惩罚,同时还需缴纳相应罚金。但是,如果受贿金额极为庞大,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那么罪犯将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并且还要没收全部个人财产。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
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第三百八十六条
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
索贿的从重处罚。
危险驾驶罪造成人员死亡的怎么判
[律师回复] 解析:
在中国,如果因为危险驾驶行为导致他人伤亡,那么将被视为交通肇事罪案。
依据我们国家的相关法律条款,当个人做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规则的行为,致使事故发生,造成受害者重伤或死亡,或者使公共和私人财产遭受严重损失时,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惩罚。
然而,若在事故发生后实施了逃逸行为或者出现了其他极其恶劣的情节时,则会面临三年至七年不等的有期徒刑。更为严重的是,若因逃逸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话,那么罪犯将受到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造成他人重伤二级怎么赔偿?
当事人造成他人重伤二级的话需要给对方赔偿医疗费、住院费、交通费、误工费、营养费等相关的赔偿,具体的标准按照法律规定或者是当地的平均水平计算的。造成他人死亡的还要赔偿丧葬费。
10w+浏览
诉讼仲裁
幢死行人犯交通肇事罪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驾驶机动车辆撞击并造成他人人身伤亡的案件处理情况及判决结果,我们需要根据每起案件的具体细节进行分析和判断。以下是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及其相应的判决标准:
首先,如果这种悲剧发生是由于机动车驾驶员违背了交通规则所致,那么该行为无疑已经构成了犯罪。
其次,如果驾驶员在正常行驶过程中不慎撞倒行人,导致对方不幸去世,这种情况下通常可以豁免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次事故背后存在肇事逃逸的事实,车主将会受到严格的刑事处罚。更为严重的是,一旦有充足的证据表明肇事者在首次事故后再次被发现,那么他将面临长达七年以上的监禁判决。
再者,如果受害者是故意撞击正在行驶中的机动车,从而导致自己死亡,即使驾驶员采取了紧急避让措施也未能避免悲剧的发生,那么这就属于一种意外事件,驾驶员无需为此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610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醉驾且造成他人死亡的怎么处罚?
醉驾且造成他人死亡的怎么处罚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看,肯定是会有处罚的,但是不同的情况其对应的处罚方式不一样,所以说这个必须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看,因此千万不要醉驾。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撞死两个人是刑事拘留吗
[律师回复] 解析:
1.若驾驶过程中导致他人不幸身亡,情节较为严重者,极有可能涉及到刑事罪名的认定与追究。在此类情形下,司法部门可依法对肇事者实行合法性拘禁措施。
2.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公安机关有权对现行犯罪行为或重大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性拘禁措施。具体而言,当受害者或目击证人明确指出肇事者涉嫌犯罪,且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后试图自杀、逃离现场,或者存在销毁证据、串通口供等潜在风险时,公安机关亦可依法实施拘捕行动。
3.对于因肇事逃逸而导致他人死亡的案件,司法部门将依法判处肇事者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二条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顶部
孟凡永律师
孟凡永律师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