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书面辞职证据应当怎么保留?

最新修订 | 2024-03-03
1.8w浏览
律师解析
1、可以向工作单位提交书面辞职书,让公司盖上公章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签名,一式两份。
2、可以通过邮寄的方式保留证据,书面辞职书选择圆通快递或者是中国邮政等进行快递,寄件内容一定要写上某某公司辞职书,会有快递回执单。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劳动关系案件·推荐文章

南通180****305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77****937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77****9184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678人选择咨询律师
643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书面辞职证据应当怎么保留?
一键咨询
  • 138****54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2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0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2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56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5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7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1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8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3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0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77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3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6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8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8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33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5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0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4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3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2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8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5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3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8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66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8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05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3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4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7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3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7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2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0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7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3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6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77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8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8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1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7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4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7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3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2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7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2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134****270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81****854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77****4422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微信辞职算不算书面辞职
不算书面辞职。劳动者辞职需要提前三十天向单位提出书面辞职报告,到期后可以办理离职的手续,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的情况,可以向劳动监管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下面就将微信辞职算不算书面辞职相关的内容为您做如下介绍。
10w+浏览
诉讼仲裁
书面辞职证明合法吗?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书面辞职证明合法吗问题带来帮助。
10w+浏览
劳动纠纷
被人诬陷为敲诈勒索罪找不到证据怎么办
[律师回复] 解析:
当遭遇无端的指控而缺乏确凿证据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如果您被诬告并缺乏具体证据支持,可立即向当地公安局报案,并详细陈述相关情况,以便警方展开深入调查,搜集确凿有力的证据。
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任何意图使他人遭受刑事追责的诽谤行为都可能触犯诬告陷害罪。
其次,如果诬告者的唯一目的便是陷害他人,试图让其面临刑事追究或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并且情节严重,已经对受害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实质性影响,那么我们便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寻求公正解决,依照法律规定对诬告者施以应有的惩罚。
关于诬告陷害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该罪行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以及司法机关的正常运作秩序;
第二,从客观角度来看,诬告陷害罪表现为捏造他人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相关单位进行揭发,或者采用其他手段足以引发司法机关的追究行动;
第三,犯罪主体通常为一般公民;
最后,从主观层面上看,诬告陷害罪必须是行为人直接故意为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595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如何认定书面借据
1、结合鉴定认定。一般可以通过鉴定予以解决,法官结合鉴定结论来认定书面借据是否借款人所写。2、综合分析判断。法官应从借款的用途、其他人证、书证等予以综合分析,以判断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如果其他证据不足以推翻书面借据的,应对书面借据予以认定。
10w+浏览
债权债务
交通肇事罪中的主要证据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为了确立交通逃逸的相关罪名,必须掌握以下各项关键证据:
首先,确保嫌疑人明确了解所发生的交通事故,以及在该事件中可能承担的责任;
其次,任何驾驶逃离事故现场或是在没有责任的情况下选择离开现场的行为都可视为交通逃逸;
再次,如果肇事者被怀疑存在酒驾、无证驾驶等问题,他们在报案之后没有遵守现场等待处置的规定,擅自离开并重新返回事故现场也可作为交通逃逸;
此外,即使肇事者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进行救治,但在离开时并未报告事故情况并且未经许可就擅自离开医院的行为同样属于交通逃逸;
最后,肇事者在接受调查过程中故意逃避的行为,或者虽然离开了现场但是并不承认曾经发生过交通事故,但有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他们应该知晓这起事故的发生,这些也都可以被认定为交通逃逸。
对于那些交通肇事逃逸但尚未达到犯罪程度的行为,将会受到以下处罚措施:
首先是处以二百元至二千元之间的罚款;
其次,还可以同时处以十五天以内的拘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6289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辞退员工当面结清工资吗
辞退员工应该当面结清工资,有情况也可以找员工协商在发放工资的时间进行发放。如果员工是给用人单位造成了很严重的损失,那么进行辞退是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赔偿金的,但是如果用人单位无故的进行辞退,那么嗨需要支付经济赔偿金最为补偿。
10w+浏览
劳动纠纷
离婚肚子里孩子留下来抚养权怎么判定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婚姻关系解除之时,孩子的抚养归属问题首先应由双亲进行商议决定。
如若未能达成共识,则需要提交至当地法院以作出公正而明确的裁判。
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法律规定其抚养权原则上应归属于母亲。
然而,当涉及到两周岁及以上年龄段的子女时,法院将依据最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原则来做出裁决。
抚养权是父母对其子女所享有的一种人身权利,同时也是他们对未成年子女承担的抚养、教育以及保护等方面的义务。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
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
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
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快速解决“婚姻家庭”问题
当前591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提交微信辞职算不算书面辞职?
不属于书面辞职,不符合书面辞职报告的认定条件,劳动者主动向单位提出辞职,需要提前30天向单位提交书面报告,30天后才可以办理离职手续,要跟单位交接工作,结算自己的工资,转移社保关系和档案,还要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材料。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酒驾的拘留属于行政拘留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法律规定中,酒驾者通常会遭受行政拘留的惩罚。
首次触犯酒驾行为的驾驶员只会面临暂时吊销驾照、罚款等一系列轻微的行政处罚措施;
而对于再次涉及酒后驾车的人员,则可能被施以十日以下的拘留惩罚。
当其酒精含量超过法定标准时,该行为将构成刑事犯罪——危险驾驶罪,责任人甚至可能被判处拘役徒刑,同时还需缴纳罚金,拘役刑期通常在一至六个月之间。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602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欠钱不还拘留有何法律依据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大多数情况下,若借款方未能按时归还欠款,通常是不会被实施拘留措施的。
然而,如果债务人为避免偿还债务而故意拖欠,且经过法院审判确认后,仍然拒不执行法律判决,那么这就可能构成违法行为。
在此种情况下,法院有权依据情节严重程度,对相关责任人施以罚款或者拘留等处罚措施。
至于拘留的时间长度,则限制在十五天以内。
并且,被拘留人员将由法院移交公安机关进行监管看护。
在拘留过程中,倘若被拘留者能够认识到自身错误并积极改正,法院也可考虑提前释放其人身自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