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劳务工被辞退,要向谁要赔偿

最新修订 | 2024-02-29
3.8w浏览
律师解析
劳务派遣员工被辞退,赔偿金应由劳动派遣单位支付。
劳务派遣员工与一般劳动者一样,如果劳动者没有过错被用人单位辞退,都是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的。劳务派遣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执行。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劳动合同案件·推荐文章

常州152****744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78****911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52****520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661人选择咨询律师
687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劳务工被辞退,要向谁要赔偿
一键咨询
  •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8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07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0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32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80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5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23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4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2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0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5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6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6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3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3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8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6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4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6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1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7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7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78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7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0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2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0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55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2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4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8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5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7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56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4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0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3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4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7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8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0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0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5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8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8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6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4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6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6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6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178****362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78****269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34****221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劳务派遣辞职向谁辞职
在劳动派遣关系中,与派遣劳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是劳务派遣单位,即劳务派遣单位才是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辞职时应当告知用人单位,即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不能接受被派遣劳动者向其提出的辞职,能接受被派遣劳动者辞职的只有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务派遣单位。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劳务派遣向谁辞职
应该是向派遣公司递交辞职申请,因为法律意义上的派遣公司是用人单位,工作的公司是用工单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应该向用工单位提前沟通好,征得同意才可以。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派遣劳工辞职向谁辞?
应该是向派遣公司递交辞职申请,因为法律意义上的派遣公司是用人单位,工作的公司是用工单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应该向用工单位提前沟通好,征得同意才可以。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公司员工被辞退的投诉信向谁提交?
公司员工被辞退的投诉信,一般是需要向劳动监察部门或者是人民法院提交的。我国的劳动法律法规,是对我国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做了严格的规定的,用人单位如果是想要辞退员工的,必须要遵守严格的法律条件和法律程序。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当债务人死亡要向谁追债
根据《继承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死者的债务,由其遗产偿还。偿还之后,仍有遗产,剩下的由继承人继承。如果全部遗产不足清偿债务,在用遗产偿还之后,对剩下的债务,继承人没有代替偿还的义务。
10w+浏览
职务侵占罪可以当庭判决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涉及职务侵占罪的诉讼审理过程中,作为原告方的起诉方将依法出席法庭参与庭审。职务侵占罪属于刑事公诉范畴,根据法律规定,此类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在进行审判时必须邀请人民检察院代表出庭,以履行其对公诉活动的支持职责。
同时,为了保证司法公正和透明度,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要求,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人民法院审理涉及公开性的第一审案件应实行公开审判原则。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
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第一百九十条
开庭的时候,审判长查明当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
宣布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名单;
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
告知被告人享有辩护权利。
被告人认罪认罚的,审判长应当告知被告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审查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和认罪认罚具结书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
职务侵占罪是公款吗
[律师回复] 解析:
我国现行刑法制度并未设立侵占公共资金之刑事罪名,仅设有职务侵占罪一项。职务侵占罪通常发生于公司、企业或其他团体组织内的职员,这些人将自身职责范围内应属单位所有的财物据为己有,并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程度。该种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其他相关单位对其财产享有的所有权,这其中既包含了动产也涵盖了不动产。从客观角度来看,此类犯罪行为主要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非法占有本单位的财物,并且涉案金额较大;而从主观层面上看,这类犯罪行为的实施者通常具有明确的故意心态,他们意图通过这种方式在经济领域中获取对本单位财物的占有、收益以及处分权。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