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以合伙做生意为由诈骗是怎样立案

最新修订 | 2024-03-03
2.5w浏览
律师解析
合伙诈骗罪立案
1、诈骗数额达到3000元至10000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诉。构成诈骗罪,数额较大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金融诈骗辩护案件·推荐文章

南京134****427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34****309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34****5712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531人选择咨询律师
385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以合伙做生意为由诈骗是怎样立案
一键咨询
  •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5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8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23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5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1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1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3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2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17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6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6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5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6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8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3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6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8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4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8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4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1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7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1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2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0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2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68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8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7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5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4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35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2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1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51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6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57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0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0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7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1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4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2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3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5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2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6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72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1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1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177****146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78****400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77****9622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合伙做生意散伙怎么分东西
合伙终止时,对合伙财产的处理,有书面协议的,按协议处理;没有书面协议,又协商不成的,如果合伙人出资额相等,应当考虑多数人意见酌情处理;合伙人出资额不等的,按出资额占全部合伙财产多的那一方合伙的意见处理,但要保护其他合伙人的利益。
10w+浏览
公司经营
合伙做生意股权怎么分
按股东投入占比分红,规定不参与经营的股东没有额外的工资。股东投入资金,根据公司每年的运营业绩来分红,天经地义。也可以按股东投入占比分红,不参与经营的股东没有额外提成。
10w+浏览
公司经营
合伙做生意合伙人欠钱不还怎么办
跟合伙人做生意的过程中,合伙人欠钱不还的话有效的解决方法是起诉,但正常情况下在起诉之前,债权人肯定会和债务人协商债务纠纷的,如果债务纠纷是因为合伙做生意才产生的,也可以考虑从当事人的分红中扣除一部分用来还债。
10w+浏览
公司经营
合伙做生意股权该怎样分
按股东投入占比分红,规定不参与经营的股东没有额外的工资。股东投入资金,根据公司每年的运营业绩来分红,天经地义。也可以按股东投入占比分红,不参与经营的股东没有额外提成。
10w+浏览
公司经营
合伙做生意股权要怎样分
按股东投入占比分红,规定不参与经营的股东没有额外的工资。股东投入资金,根据公司每年的运营业绩来分红,天经地义。也可以按股东投入占比分红,不参与经营的股东没有额外提成。
10w+浏览
公司经营
工地干活老板欠钱不还,去年欠钱至今没给各种理由推脱
[律师回复] 工地老板欠钱不还,可以通过协商、投诉、诉讼等方式解决,必要时可追究刑事责任。
分析
协商解决:首先,劳动者应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尝试通过沟通解决欠款问题。
投诉举报:如果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集中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案件的紧急通知》第三条规定,对于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恶意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给予制裁。
诉讼解决:劳动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提起诉讼,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民事审判工作中的若干具体问题》第二十六条规定,只有在欠付劳务分包工程款导致无法支付劳务分包关系中农民工工资时,才可以要求发包人在欠付工程价款范围内对实际施工人承担责任。
刑事责任:如果用人单位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触犯《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的规定,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可追究刑事责任。
证据收集:劳动者应收集能证明拖欠工资的证据,包括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或有公司负责人的录音录像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关于加强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查处衔接工作的通知》,用人单位不提供相关证据材料的,应承担不利后果。
舆论监督:必要时,可以借助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在媒体上公布债务人名单,以施加压力
顶部
孟凡永律师
孟凡永律师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