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侵犯名誉权民法典第几条

最新修订 | 2024-03-02
4k浏览
卞晓飞律师
卞晓飞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53人
律师解析
关于名誉侵权相关的法律规定如下,任何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之人都依法享有其名誉权。任何团体或个人都被明确禁止使用侮辱性语言、造谣中伤等方式侵犯他人享有的名誉权。在此,需要明确的是,名誉乃针对民事主体的道德品质、声名卓著的情况、卓越的才能以及良好的商业信用等进行的一种严谨而公正的社会评价。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名誉毁谤案件·推荐文章

镇江181****491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56****432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56****855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名誉毁谤案件·常见问题

问题没解答? 125346人选择咨询律师
698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侵犯名誉权民法典第几条
一键咨询
  • 157****62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72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5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7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7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8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18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82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6****12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6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4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73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2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4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8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2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7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5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4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7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3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4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56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8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2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6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4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5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23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5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5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2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5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7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4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1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08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0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6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7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5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8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1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1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2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6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7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3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8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4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134****425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34****873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81****979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民法总则名誉权是第几条?
《民法总则》名誉权是第110条。按照该条文的规定,如果侵犯他人的名誉权,可以责令他人立即停止这种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并且赔礼道歉,消除影响,造成损失的,还需要按照相关的损失进行赔偿。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名誉权是法律第几条规定的
在《民法典》第1024条中有关于名誉权的相关规定,在我国,民事主体是依法享有名誉权的,民事主体不仅包括自然人,还包括法人及非法人组织,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的,都要承担侵权责任。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民法典中如何避免名誉侵权纠纷,侵犯名誉权的认定
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民法典中如何避免名誉侵权纠纷,侵犯名誉权的认定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民法典的名誉权有哪些,侵害名誉的构成要件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民法典的名誉权有哪些,侵害名誉的构成要件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民法典名誉权侵犯行为有哪些,名誉权侵犯的法律规定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民法典名誉权侵犯行为有哪些,名誉权侵犯的法律规定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掩饰隐瞒犯罪达二十万量刑如何
[律师回复] 解析:
一旦情节达到普通标准,那么罪犯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刑罚,同时还需缴纳罚金。
倘若情节严重者,则需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需要接受罚金处罚。
对于价值高达二十万元的财产,毫无疑问,其行为已经到达了情节严重的程度,法定刑期应为至少三年。
然而,这尚需结合其他可以加重或减轻罪责的情节因素进行评估,比如犯罪行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及其程度,是否存在其他严重的后果等等。
若从轻处罚的情节较之从重处罚的情节更为显著,一般来说,从轻处罚的情节包括自首、立功、退赃、如实供述、坦白等;
而从重处罚的情节则可能涉及累犯、前科等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
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
(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
(二)一年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的;
(三)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四)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的;
(五)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进行追究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本条第一款
(一)项规定的数额幅度,确定本地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