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最新修订 | 2024-05-24
702浏览
卢滨律师
卢滨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47人
律师解析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在认知因素和抑制因素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具体来说,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意识到了危害结果的潜在可能性,而直接故意则不仅明确了解到危害结果具有现实性或者可能性,而且在意志因素方面,间接故意表现为对危害结果的放任,即尽管知晓结果将不可避免地发生,但仍对此持默许态度并任由其自然发展;
直接故意则是明知结果必将发生或者可能发生,却仍然抱有积极追求的心态。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刑事犯罪辩护案件·推荐文章

沭阳180****750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77****675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34****645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604人选择咨询律师
374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一键咨询
  •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4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7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6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6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8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5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7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44****48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0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03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5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52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1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2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3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1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0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1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2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6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2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0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0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8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2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8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6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1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5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7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7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1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1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5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1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05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5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7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1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8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58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4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5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0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6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7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07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0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0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4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177****3898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56****9814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52****807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间接故意和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认、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或明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放任结果发生。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1)直接故意既可以包括认识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也可以包括认识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间接故意只能包括认识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2)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抱着希望发生的态度,间接故意表现为放任的态度。(3)直接故意直接存在于追求危害结果的犯罪行为之中,间接故意则必须以追求其他某种目的的行为为前提。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犯罪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犯罪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有哪些
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同属犯罪故意的范畴。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从认识因素上看,二者都明确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从意志因素上看,二者都不排斥危害结果的发生。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有哪些
各自的认识内容与意志内容不同。就认识因素而言,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必然性与可能性;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只是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顶部
孟凡永律师
孟凡永律师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