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多少诽谤罪

最新修订 | 2024-05-25
422浏览
刘斌律师
刘斌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83人
律师解析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若诽谤行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导致同一诽谤信息累计被点击或浏览超过5000次,或者被转发500次及以上的数量规模,便可以视为构成诽谤犯罪。
此外,当使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来进行诽谤时,如果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都应被判定为情节严重:
(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
(2)、该行为对受害人或其近亲造成了诸如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
(3)、在过去两年内,曾经因为诽谤而受到过行政处罚,但之后再次实施诽谤行为;
(4)、其他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情节。
同时,如果利用信息网络进行诽谤,并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也应该被认为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行为:
(1)、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2)、扰乱公共秩序;
(3)、引发民族、宗教冲突;
(4)、诽谤对象众多,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5)、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
(6)、造成恶劣国际影响;
(7)、其他可能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况。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名誉毁谤案件·推荐文章

沭阳180****438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88****843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88****659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686人选择咨询律师
657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多少诽谤罪
一键咨询
  • 152****02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30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5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02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6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78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1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5****42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46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4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5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2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13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3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2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87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4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2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2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47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4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30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7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1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4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3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7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3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1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3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4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26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4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3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51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0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5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45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8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6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5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3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2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7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4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3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6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7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1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08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177****622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80****2618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77****968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诽谤罪判多少年?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10w+浏览
损害赔偿
诽谤情节严重多少次构成诽谤罪?
刑法解释提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属于诽谤罪的情节严重行为。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利用网络诽谤多少钱构成诽谤罪?
利用网络造谣诽谤,不以涉案金额作为定罪标准,对同一个诽谤的信息,浏览和转发的次数在500次以上的,可以认定为诽谤罪,需要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可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拘役。
10w+浏览
知识产权
诽谤罪起诉期多久
[律师回复] 解析:
刑事诉讼有效期为五年时间。具体而言,如果被告可能面临的刑期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那么在犯罪行为发生五年后,相关的诉讼时效便会失效;倘若被告可能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那么在犯罪行为发生十年后,该案件的诉讼时效将会过期;倘若被告人可能被判决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那么在犯罪行为发生十五年后,该案件的诉讼时效将无法再进行追诉;
最后,若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那么在犯罪行为发生二十年后,该案件的诉讼时效也将失去法律效力。需要注意的是,诽谤罪的最高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其诉讼时效仅为五年。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快速解决“损害赔偿”问题
当前630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诽谤信息被点击多少次构成诽谤罪?
诽谤信息被点击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有着十分严格的评定标准的,如果行为人的主客观方面任何一方面不符合犯罪的构成要件的话,就是不能成立犯罪的,认定为诽谤罪的,需要接受相应的处罚。
10w+浏览
损害赔偿
诽谤罪拘留5天免刑多久
[律师回复] 解析:
须视具体案情而定,刑拘乃是一种刑事侦查层面的强制措施,与最终法院是否判定罪犯有罪并无绝对关联性。通常来说,犯罪嫌疑人在遭遇到刑事拘留之后,公安机关仍应继续展开侦查工作;倘若侦查部门发现并无确凿证据证明犯罪事实存在,便会即时解除对其的刑事拘留。以下便列举几种情况供您参考:
1.在侦查过程中或侦查任务完成之后,若侦查机构认定犯罪嫌疑人并不符合犯罪构成要件或不应承担刑事责任,便可依法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
2.待案件移交至公诉机关审查起诉之后,若公诉机关亦认为犯罪嫌疑人不构成犯罪或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便可依法做出不起诉的裁决;
3.若案件已提交至人民法院审理,经由审判程序,法庭若认定犯罪嫌疑人不构成犯罪或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便可依法宣告无罪或免于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诽谤罪索赔多少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等。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原告可以起诉被告律师诽谤罪吗
[律师回复] 解析: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的是,侮辱罪和诽谤罪均属于必须经过被告人自己向法院提起控诉才能够启动刑事程序的民事自诉案件。在这个特定的情景下,您可以选择亲自动手或者委派专业的律师来编写起诉状,以便深入掌握被告的身份信息(例如他/她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及联系方式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您可以自由地选择亲自操刀或者让律师为您完成以上工作。除此之外,您还需要根据被告人数复印起诉状副本。在此之后,您需要着手准备相关的证据。这其中包括您本人的身份证原件以及复印件各一份,以及在与被告发生纠纷的过程中所收集到的所有有利于您的证据及其复印件,同时也应该包含可能会对您的诉讼产生积极影响的其他证据以及证人名单等。在完成了起诉状、原告和被告的身份信息资料以及证据材料的准备工作之后,您需要前往当地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提交立案申请。当法院正式接受并处理您的立案申请后,您需要按照法院的指示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支付案件受理费用。紧接着,法院立案庭将会把该案件移交给相应的业务部门进行审理。等到法院发出开庭通知时,您需要做好出庭的充分准备,静候法庭的开庭审理。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诽谤罪判多少天以上的缓刑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诽谤罪的缓刑判决之依据主要为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明确规定。在涉及到诽谤罪的案件审理过程中,如情节较轻者,有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对于被判定得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若是满足相关特定条件(诸如态度真诚地表达忏悔、积极支付赔款、明确表示不再重犯等等)时,他们便有机会获得缓刑的判决。
然而,具体的缓刑期限将由法院根据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以及罪犯的悔过表现进行综合考虑后作出裁决,但通常不会超过原判刑期。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诽谤罪都能得到缓刑的判决,实际的判决结果还要看每一起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