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同居有子女如何判

最新修订 | 2024-02-28
1.8w浏览 10点赞
律师解析
对于同居生的子女抚养权归谁,法院一般适用“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原则来确定。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
但母亲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随父亲生活:
一是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二是母亲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亲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没有不利影响的;
三是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如母亲的经济能力及生活环境对抚养子女明显不利的,或母亲的品行不端不利于子女成长的。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
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刑事处罚辩护案件·推荐文章

南京135****292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78****144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81****737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664人选择咨询律师
622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同居有子女如何判
一键咨询
  •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7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3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5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7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2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7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2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3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4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8****47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8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8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5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3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0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7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83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2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6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1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7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14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1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2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8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0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71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3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4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78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30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7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3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8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4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2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5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6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8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3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2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1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6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8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1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0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5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40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5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0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181****952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81****8154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80****462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同居期间的子女如何抚养
非婚生子女抚养权的归属问题属于民事问题,因此当事人有权协商解决。这就是说,对于非婚生子女抚养权的归属、非婚生子女抚养权怎么确定这样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协商解决,或是法院按照“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原则确定。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同居子女抚养权如何处理
同居关系子女应属于非婚生子女,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同居抚养子女是如何规定的
同居时如果想要抚养子女正常的情况下两周岁以内的子女是由母亲进行抚养,如果母亲患病或者是没有能力抚养亦或是尽不到扶养义务的那么就是由父亲进行抚养。至于两周岁以后的子女如果是父母双方都想要抚养那么最好是协商进行解决。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同居期间所生子女如何抚养?
根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同期间所生的子女为非婚生子女。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同居关系子女抚养费如何处理
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无论是婚生子女还是非婚生子女,给予的抚养费标准都是按法律规定进行的。
10w+浏览
婚姻家庭
收到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我需要准备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居住监视乃一种严谨周密之措施,旨在保障执行效力及程序之合法性,故请申请人务必提供一系列必要凭证。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申请人须提交如下之文件资料:身份证件、居住地证明文件、雇佣关系证明、家庭成员信息以及个人犯罪记录证明等。除此之外,申请人还需认真填写详尽之申请表格,并随附近照一张。
同时,申请人亦需提供充分证据,以证明其有正当理由需要接受监视居住。待申请材料递交之后,相关部门将对其进行严格审核,并在确认其合法性之后,着手安排实施监视措施。在此过程中,申请人必须严格遵守各项监视规定,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工作。居住监视所需之证件要求与申请流程,均有助于确保监视措施之合法性与公正性,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与公众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律图石河子
律图石河子
3.4w浏览
农村宅基地转给邻居建房合法吗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我国现行政策规定,国家许可准许符合条件的农村村民自主选择合法且有偿地拆除原本所拥有的乡村宅基地,并且大力提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有效地挖掘、盘活及利用闲置的乡村宅基地与闲置的房屋。基于此,我们可以明确了解到,农村宅基地确实具有出让与买卖的可能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农村的宅基地,其本质上是属于农村本村的居民的一种福利待遇,而宅基地的土地所有权仍然归属于村集体所有。对于公民个人而言,他们并不具备宅基地的所有权,仅享有使用权,而宅基地的使用权则是可以进行转让的。因此,农村土地宅基地的转让与出售只能在本村居民之间进行,禁止向外村居民进行转让或出售,否则,这种转让或出售将被视为无效行为,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
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农村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保障农村村民实现户有所居。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应当统筹并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农村村民居住环境和条件。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
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国家允许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关工作。
律图德州
律图德州
4.9w浏览
顶部
孟凡永律师
孟凡永律师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