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规定交通事故至伤如何补偿?

最新修订 | 2024-08-12
浏览10w+
包同贺律师
包同贺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执业:5年高级合伙人
专家导读 根据规定交通事故至伤由交通事故责任方按照导致伤害的实际损失来进行补偿,当然现在国家法律当中强制性的规定,驾驶人员必须要购买交强险,所以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会出面来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也是由保险公司进行赔偿,除非说存在着一些其他的车主应当负的责任。

根据规定交通事故至伤如何补偿?

一、根据规定交通事故至伤如何补偿?

根据规定交通事故至伤由交通事故责任方按照导致伤害的实际损失来进行补偿,当车辆内的人员由于汽车碰撞或倾覆等而遭受人身伤亡,车主完全可以通过车上人员责任险向保险公司索赔。

车上人员责任险,可以保障保险车辆遭遇车祸后,如果车内人员不幸受伤,也能得到保险公司赔偿,减轻车主的理赔负担。

车上人员责任险会根据车主的事故责任大小设定相应的免赔率,例如车主承担事故主责,保险公司就会在赔款计算方面设定事故主责的相应免赔率,通常是15%;

而当车主承担事故半责时,保险公司会设定10%免赔率,其实各保险公司对事故责任免赔率的界定是不同的,自然车上人员责任险的免赔率设定也会有相应改变,如主责免赔率是10%,半责是8%,次责是5%,其车上人员责任险的相应免赔率也变为主责10%,半责8%,次责是5%。

当然车上人员责任险的最高赔款限额通常只有1万元,如果车主要为亲人提供更全的保险保障,不妨购买一份医疗险,不但理赔限额会提高很多,而且理赔范围更广,普通医疗事故造成人身伤害能得到高额全面的赔付。

二、车上人员责任险是什么

车上座位责任险是车上人员责任险或车上责任险,是一种车辆商业险附加险。负责赔偿保险车辆交通意外造成的本车人员伤亡

车上人员责任险算是车辆商业险的主要保险,它主要功能是赔偿车辆因交通事故造成的车内人员的伤亡的保险。

这个保险对于车主们都很重要,因为在车内的人员一般都是自己身边重要的人,为他们买一份保险的安全,也是必要的。

车上人员责任险是附加险种,弥补商业三者险车损险的理赔面不足。

毕竟三者险的理赔范围只限于承担第三方由于保险事故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与财产损失,假设谢先生汽车碰撞其它车辆,造成这辆汽车受损,甚至被撞车辆内人员也同时受伤,汽车修理费用与该车人员医疗费用都属于三者险的理赔范围,但三者险却不会承担受伤医疗费用。

由于交通事故导致人员受伤,自然是需要进行一个赔偿的,并不是说补偿,因为赔偿他具有一种惩罚的性质,而补偿的话并没有这种性质,至于具体的赔偿会由保险公司来根据法律规定进行计算,当然除此之外还需要承担的责任,车主也会进行赔偿的。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7k字,预估阅读时间10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37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根据规定交通事故至伤如何补偿?
一键咨询
  • 131****12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5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1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5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4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0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3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5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3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03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1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8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7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1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2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你推荐
无锡177****1441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80****126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35****832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根据规定被捕至判刑多久?
逮捕后法院可能会在四五个月内判刑,当然并非只要被逮捕就一定会被判刑。如果检察院审查刑事案件后,不提出公诉请求,那么被逮捕者一般不会被判刑。对被捕至判刑多久依旧不清楚的,可以选择继续阅读这篇文章。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一至六级伤残职工需稍长亲切的实际金额不得低于。
[律师回复]
(一)医疗费
1、要求: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备注: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不是必须到签有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治疗。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1、标准: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
2、要求:住院期间。
3、备注:单位没有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参考当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金标准。
(三)交通费、食宿费
1、标准: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
2、要求:医疗机构出具诊断证明,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
(四)康复治疗费
1、标准: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备注:依地方规定,康复治疗需经办机构组织专家评定。
(五)辅助器具费
1、标准:各省、直辖市工伤辅助器具限额标准。
2、要求: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
(六)停工留薪
1、标准: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要求: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1条。
4、备注:停工留薪期根据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和各地的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确定,但确定的部门和程序,依地方规定。
(七)护理费
(1)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2)评定伤残后需要护理的,完全生活不能自理,按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
2、要求:生活护理费需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工伤职工按月享受。
快速解决“工伤赔偿”问题
当前337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各位律师好,我哥哥最近的刑事案件听说被上诉至高院了,我们家里人都不是很懂法,不知道现在什么刑事案件上诉至高院呢,谢谢
[律师回复]
一、第一章 管 辖
  第一条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侮辱、诽谤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
  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
  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的)。
  
(二)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故意伤害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
  非法侵入住宅案(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的);
  侵犯通信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的);
  重婚案(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的);
  遗弃案(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的);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一节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侵犯知识产权案(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七节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
  本项规定的案件,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对其中证据不足、可以由公安机关受理的,或者认为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告知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且有证据证明曾经提出控告,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第二条 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
  针对或者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的网站服务器所在地,网络接入地,网站建立者、管理者所在地,被侵害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其管理者所在地,被告人、被害人使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在地,以及被害人财产遭受损失地。
  第三条 被告人的户籍地为其居住地。经常居住地与户籍地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为其居住地。经常居住地为被告人被追诉前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住院就医的除外。
  被告单位登记的住所地为其居住地。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与登记的住所地不一致的,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其居住地。
  第四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的中国船舶内的犯罪,由该船舶最初停泊的中国口岸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五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的中国航空器内的犯罪,由该航空器在中国最初降落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六条 在国际列车上的犯罪,根据我国与相关国家签订的协定确定管辖;没有协定的,由该列车最初停靠的中国车站所在地或者目的地的铁路运输法院管辖。
  第七条 中国公民在中国驻外使、领馆内的犯罪,由其主管单位所在地或者原户籍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八条 中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的犯罪,由其入境地或者离境前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被害人是中国公民的,也可由被害人离境前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九条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应当受处罚的,由该外国人入境地、入境后居住地或者被害中国公民离境前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条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由被告人被抓获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一条 正在服刑的罪犯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由原审地人民法院管辖;由罪犯服刑地或者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罪犯服刑地或者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罪犯在服刑期间又犯罪的,由服刑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罪犯在脱逃期间犯罪的,由服刑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但是,在犯罪地抓获罪犯并发现其在脱逃期间的犯罪的,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案件,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后,认为不需要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应当依法审判,不再交基层人民法院审判。
  第十三条 一人犯数罪、共同犯罪和其他需要并案审理的案件,其中一人或者一罪属于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全案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四条 上级人民法院决定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的,应当向下级人民法院下达改变管辖决定书,并书面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
  第十五条 基层人民法院对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第一审刑事案件,应当移送中级人民法院审判。
  基层人民法院对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可以请求移送中级人民法院审判:
  
(一)重大、复杂案件;
  
(二)新类型的疑难案件;
  
(三)在法律适用上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案件。
  需要将案件移送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的,应当在报请院长决定后,至迟于案件审理期限届满十五日前书面请求移送。中级人民法院应当在接到申请后十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移送的,应当下达不同意移送决定书,由请求移送的人民法院依法审判;同意移送的,应当下达同意移送决定书,并书面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
  第十六条 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因案件涉及本院院长需要回避等原因,不宜行使管辖权的,可以请求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管辖。上一级人民法院可以管辖,也可以指定与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同级的其他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七条 两个以上同级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审判。必要时,可以移送被告人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审判。
  管辖权发生争议的,应当在审理期限内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争议的人民法院分别层报共同的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第十八条 上级人民法院在必要时,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将其管辖的案件移送其他下级人民法院审判。
  第十九条 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应当将指定管辖决定书分别送达被指定管辖的人民法院和其他有关的人民法院。
  第二十条 原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在收到上级人民法院改变管辖决定书、同意移送决定书或者指定其他人民法院管辖决定书后,对公诉案件,应当书面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并将案卷材料退回,同时书面通知当事人;对自诉案件,应当将案卷材料移送被指定管辖的人民法院,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第二十一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人民检察院撤回起诉后,又向原第一审人民法院的下级人民法院重新提起公诉的,下级人民法院应当将有关情况层报原第二审人民法院。原第二审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决定将案件移送原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其他人民法院审判。
  第二十二条 军队和地方互涉刑事案件,按照有关规定确定管辖。
  
二、第二章 回 避
  第二十三条 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其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翻译人员的;
  
(四)与本案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近亲属关系的;
  
(五)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第二十四条 审判人员违反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其回避:
  
(一)违反规定会见本案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二)为本案当事人推荐、介绍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或者为律师、其他人员介绍办理本案的;
  
(三)索取、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
  
(四)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宴请,或者参加由其支付费用的活动的;
  
(五)向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人借用款物的;
  
(六)有其他不正当行为,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第二十五条 参与过本案侦查、审查起诉工作的侦查、检察人员,调至人民法院工作的,不得担任本案的审判人员。
  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参与过本案审判工作的合议庭组成人员或者独任审判员,不得再参与本案其他程序的审判。但是,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在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裁判后又进入第二审程序或者死刑复核程序的,原第二审程序或者死刑复核程序中的合议庭组成人员不受本款规定的限制。
  第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告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回避,并告知其合议庭组成人员、独任审判员、书记员等人员的名单。
  第二十七条 审判人员自行申请回避,或者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请审判人员回避的,可以口头或者书面提出,并说明理由,由院长决定。
  院长自行申请回避,或者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请院长回避的,由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审判委员会讨论时,由副院长主持,院长不得参加。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和本解释第二十四条规定申请回避,应当提供证明材料。
  第二十九条 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没有申请其回避的,院长或者审判委员会应当决定其回避。
  第三十条 对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口头或者书面作出决定,并将决定告知申请人。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请回避被驳回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不属于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规定情形的回避申请,由法庭当庭驳回,并不得申请复议。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请出庭的检察人员回避的,人民法院应当决定休庭,并通知人民检察院。
  第三十二条 本章所称的审判人员,包括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助理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
  第三十三条 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适用审判人员回避的有关规定,其回避问题由院长决定。
  第三十四条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依照本章的有关规定要求回避、申请复议。
根据我国法律现在什么刑事案件上诉至高院的具体回答如上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交通事故根据什么理赔
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交通事故根据什么理赔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37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交通事故处理处罚根据什么依据
对交通事故的处罚要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民法典》进行处理,出现车祸之后要保护好现场,及时的报警,由交警到现场认定事故责任,再按照相应的责任进行赔偿,事故的责任主要包括全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同等责任以及无责任。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根据规定交通事故怎么上诉?
交通事故当事人若是想要上诉,可以在收到判决书、裁决书后的十五日、十日之内提出上诉请求。上诉的时候,需要按照约定提交上诉状,若是对交通事故怎么上诉依旧不清楚的,可以选择继续阅读这篇文章。
10w+浏览
交通事故
能不能根据车牌号联系到车主嘛。就是根据车牌号定位他现在的地方
[律师回复] 车被撞了,对方逃逸了,其实要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如果双方责任人已经有意识停车,但如果看对方没注意,借机逃跑,并没有主动留下“车牌号、身份证号、电话号”这三个信息,因为这三个信息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单”必须填写的内容,这时候,我们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报对方肇事逃逸。
第二种情况:发生交通事故了,对方压根就没有停车,直接逃逸。这个时候也要第一时间记录肇事车的车辆类型、型号、颜色、车牌、和车损的部位。如果有行车记录仪记录下了视频会更好,如果没有行车记录仪,最好再肇事车逃跑的时候,拿起手机拍下肇事车辆,哪怕不清楚,也尽量的留下可以保存的线索。拓展资料: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释》第3条规定,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和第2款第(1)至(5)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这里要注意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
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
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所谓“其他特别恶劣情节”,《解释》第4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解释》,“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论上对“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诸多不同的观点。本书认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态度应限于过失,因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为保持犯罪构成的纯洁性,其加重构成的心理态度也应是过失。故《解释》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232条、第234条第2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37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交通事故根据哪些法律来鉴定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交通事故根据哪些法律来鉴定,申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的问题带来帮助。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处理 > 根据规定交通事故至伤如何补偿?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