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应退税额怎么确定?

最新修订 | 2024-08-28
浏览10w+
律图法律咨询
信得过的好律师
咨询我
专家导读 个人所得税应退税额需要根据上一年度已经缴纳的税额、实际收入来确定,对于那些每个月收入超过五千元的,就会比先扣除税额之后再发放工资,若是经过一年,其个人收入并没有满六万元的,此时就有需要退换的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应退税额怎么确定?

一、个人所得税退税额怎么确定?

个人所得税应退税额需要根据上一年度已经缴纳的税额、实际收入来确定,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已预缴税额。

二、个人所得税中的应补退税额怎么操作

1、首要条件就是年度你已经纳过税,且应纳税额已经预收预缴的税款金额。

2、下个人所得税APP,注册账号,登陆账号。个人所得税APP非常智能,注册好之后,在个人中心完善个人信息,并添加银行卡,这张银行卡就是税款将要退回的地方。

3、查询年度的纳税明细。可以在首页的“收入纳税明细查询”一栏中查询,里面有年度和每个月的的收入金额和已申报税额。

4、在办税界面-税费申报-综合所得汇算申报处进行申报。默认的是简易申报,系统已经自动计算出退税金额。如果需要调整申报数额,可以切换到“标准申报”进行办理。确认提交后就可以申请退税啦。

5、等待。在服务界面-申报信息查询中,点击申报查询可以查看退税的进度。

三、三种不同的税率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

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

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3、比例税率。

1、对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2、其中,对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税外,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个人所得税一般是每个月收取一次,每月的征收起点是五千元,但是并不是每个纳税主体每年的收入都会超过六万元,故此相关税务局职员会进行核算,发现税额多缴纳的,会按照流程退还给该个人。若是纳税不足,也会要求其再次补缴。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7k字,预估阅读时间10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03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个人所得税应退税额怎么确定?
一键咨询
  • 166****68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18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25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3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4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7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30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8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0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4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40****27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4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0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6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5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你推荐
南通135****977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78****823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52****866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怎么算
收入来源不同,个人所得税应纳所得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比如工资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是,扣除社保费用以后的实际所得,实际所得在5000元以上的才有缴纳个税,如果是财产转让所得,纳税依据是转让财产的费用减去财产原值和其他合理费用以后的余额。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递延所得税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吗
递延所得税对应纳税所得额有显著影响。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认定与核销直接影响当期所得税费用。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意味着公司未来可能降低应纳税金,从而减少当前所得税费用。相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则表示未来需缴纳更多税款,导致当期税务费用上升。
10w+浏览
非诉讼类
我是一家企业的负责人 马上年终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了 想问一下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包括哪些
[律师回复] 1.企业和个人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并向指定金融机构实际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不计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超过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应将其超过部分并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2.个人领取原提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时,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
3.企业以现金形式发给个人的住房补贴,医疗补助费,应全额计入领取人的当期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但对外籍个人以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仍按照lt;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gt;(财税字〔1994〕020号)的规定,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4.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的捐赠,是指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03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怎么算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应纳税所得额乃是企业在特定时间内所取得的所有应税收益,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将其减去法律认可的各项费用及支出之后的余额作为衡量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精确计量标准。
10w+浏览
公司经营
利润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关系
[律师回复]
一、会计利润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关系是: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二、解释
1、会计利润是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计算的利润总额。应纳税所得额是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利润,两者在认定标准上有些区别,所以不一定相等。需要在企业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才能计算出所得税应税利润(应纳税所得额)
2、式中的“纳税调整增加额”主要包括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如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公益性捐赠支出、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以及企业已计人当期损失但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如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等)。
3、式中的“纳税调整减少额”主要包括按税法规定允的弥补的亏损和准予免税的项目,如前五年内未弥补亏损和国债利息收入等。
4、所得税法规定几项税前扣除费用的标准列举如下(并非全部):超出部分要调增,未超过的按实际发生额扣除。

1)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2)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3)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4)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5)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6)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l2%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企业所得税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关系?
[律师回复]
一、会计利润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关系是: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二、解释
1、会计利润是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计算的利润总额。应纳税所得额是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利润,两者在认定标准上有些区别,所以不一定相等。需要在企业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才能计算出所得税应税利润(应纳税所得额)
2、式中的“纳税调整增加额”主要包括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如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公益性捐赠支出、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以及企业已计人当期损失但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如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等)。
3、式中的“纳税调整减少额”主要包括按税法规定允的弥补的亏损和准予免税的项目,如前五年内未弥补亏损和国债利息收入等。
4、所得税法规定几项税前扣除费用的标准列举如下(并非全部):超出部分要调增,未超过的按实际发生额扣除。

1)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2)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3)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4)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5)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6)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l2%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什么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中,应纳税所得额是一定时期内个人总收益减除法定扣减和优惠措施后的最终收入。收入涵盖工资、薪金、利息、股息、红利、财产租赁、转让及偶然所得等。计算时,需剔除免税收入、可抵扣支出和其他扣除项目。如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包括工资、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计算方法是总收入减去60,000元起征点,再减去各项扣除后的余额。
10w+浏览
非诉讼类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03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0w+浏览
公司经营
应纳税所得额中的应纳税所得是什么意思?
[律师回复] 解答如下, 企业所得税准予税前扣除项目 企业所得税准予税前扣除项目:
(一)税前扣除的基本规定
(二)准予税前扣除的项目
(三)准予允许按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在税前扣除的项目
(一)税前扣除的基本规定《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摘录第八条条例第六条所称与纳税人取得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包括:
(一)成本,即生产、经营成本,是指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和各项间接费用。
(二)费用,即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销售(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三)税金,即纳税人按规定缴纳的消费税、营业税、城乡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可视同税金。
(四)损失,即纳税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营业外支出,已发生的经营亏损和投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依照税收规定予以调整。按税收规定允许扣除的金额,准予扣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0]84号摘录第二条准予扣除项目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取得应纳税收入有关的所有必要和正常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三条 纳税人申报的扣除要真实、合法。真实是指能提供证明有关支出确属已经实际发生的适当凭据;合法是指符合国家税收规定,其他法规规定与税收法规规定不一致的,以税收法规规定为准。第四条 除税收法规另有规定者外,税前扣除的确认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即纳税人应在费用发生时而不是实际支付时确认扣除。
(二)配比原则。即纳税人发生的费用应在费用应配比或应分配的当期申报扣除。纳税人某一纳税年度应申报的可扣除费用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扣除。
(三)相关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从性质和根源上必须与取得应税收入相关。
四)确定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不论何时支付,其金额必须是确定的。
(五)合理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费用的计算和分配方法应符合一般的经营常规和会计惯例。第五条 纳税人发生的费用支出必须严格区分经营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必须按税收法规规定分期折旧、摊销或计入有关投资的成本。
个人所得税定期定额是怎么算个人所得税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个人所得税原则上应该是根据利润多少来,按累进税率缴纳税款。但因为多数个体户帐薄不建全,无法准确核算利润,税务机关会根据个体户的行业利润率,规模大小等情况,对你进行核定税额征收。
一、根据《个体工商户定期定额管理办法》规定,个体户应当按照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定额缴纳税款。如果实际经营额、所得额高于定额,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调高定额。如果您觉得“纳税光荣”,你可以申请调高定额。(1)湖南地税规定,定额的个体户,如果年所得额没有超过12万元的,年终不需要再申报个人所得税,超过的主管地税局的税管员会辅导您填报申报表的,如果按照定额缴纳了税款的,也不需要补交个人所得税的。(2)个人所得税与利润有关,按照现行税法规定,个体工商户查帐征收的按照全年收入-成本、费用、支出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5-35的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这种纳税方式的个体户其个人所得税就有利润有关。(3)如果属于定额征收税款的,就与利润没有关系,只与收入相关。因为,应纳个人所得税收入总额附征率,长沙市的附征率根据不同行业制定的,大约在1-3之间。
二、核定征收个体户要交个人所得税,相关条款如下:对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的个体工商户,核定月经营额在2万元以下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率为0;核定月经营额在2万元(含)至5万元之间的,对超过2万元以上的部分,按0.6的核定征收率征收个人所得税;核定月经营额在5万元(含)至10万元之间的,对超过2万元以上的部分,按1的核定征收率征收个人所得税;核定月经营额在10万元(含)以上的,对超过2万元以上的部分,按1.8的核定征收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对核定月营业额未达到营业税起征点的个体工商户,不再批准领购税控装置,统一使用定额发票。对于已经购置税控装置的,可以继续使用。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税务类纠纷 > 合理避税 > 个人所得税应退税额怎么确定?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