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退税为0是怎么回事?

最新修订 | 2024-09-11
浏览10w+
律图法律咨询
信得过的好律师
咨询我
专家导读 个人所得税退税为0的话那么一般是计税的方式不对,作为当事人是可以修改一下计税的方式,从而就可以重新的进行计算;退税时就需要先进行申请,只有得到了税务局的认可,才能退税成功。
个人所得税退税为0是怎么回事?

一、个人所得税退税为0是怎么回事?

个人所得税退税额为0的话,一方面可能是计税方式不对,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启了个人税收的信息平台,在个人税收平台里查询时,当界面跳转到0的时候,返回上一步,选择工资薪金可以修改一下计税方式,然后重新计算一下。需要注意两点:第一点是在个人所得税App上,完善退税的信息,租房、房贷等。第二点就是绑定好银行卡,好方便退税打款。

二、个人所得税退税流程是怎样的?

第一步:准备申报

安装个人所得税软件,打开软件后,先进行注册登录,进入年度汇算:首页【常用业务】—【综合所得年度汇算】;

1)进入申报界面后,填报方式有【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 和【自行填写】两种选择。

2)为了方便申报,推荐大家选择【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税务机关已按一定规则预填了部分申报数据,大家只需确认即可。

3)选择【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开始申报】后,系统提示【标准申报须知(使用已申报数据)】,点击“我已阅读并知晓”,开始年度汇算申报。

第二步:确认信息

需要对个人基础信息、汇缴地、已缴税额进行确认

第三步:填报数据

确认预填的收入和扣除信息无误,可直接点击【下一步】。

第四步:计算税款

数据系统将自动计算您本年度综合所得应补(退)税额

第五步:提交申报

确认结果后,点击【提交申报】即可。

第六步:退(补)税

如存在多预缴税款,可选择【申请退税】。

三、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怎么规定的?

个人所得税税率最高为45%。

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个人所得税率是由知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 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

税的部分税率级距进一步优化调整,扩道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级距不变。

综合上面所说的,个人所得税在退税的过程中如果现显为零的话,那么就需要当事人重新的进行计算,操作方式不同而涉及到的情形就会不一样,在退税时可以通过软件办理,也是可以在税务机关进行办理,但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需要有合法的证明材料,这样才能得到认可。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6k字,预估阅读时间9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51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个人所得税退税为0是怎么回事?
一键咨询
  •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7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2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0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57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2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2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51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7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6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5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0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7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3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73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6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宿迁156****739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34****885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35****324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个人所得税退税为0是怎么回事?
个人所得税退税为0的话一般可能是属于计税的方式不对,对于退税是可以在个人所得税的软件上面进行操作,对于此情形是可以选择修改一下计税的方式,从而再重新的进行计算一下。
10w+浏览
税务类纠纷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个人所得税怎么退税为0
网上税务局显示个人所得税退税标准为0的话说明自己上年度没有多交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退税的前提条件是按照国家现在的税收政策,纳税义务人之前有多交个人所得税,没有多交税款的,此次退税政策跟自己是无关的。
10w+浏览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51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个人所得税退税是0怎么回事
个人所得税退税数额为零的原因可能包括:未产生足够应纳税款、预缴税款与应纳税额相等、申报误差、未按时申请退税以及不满足退税条件等。退税金为零应引起重视,建议纳税人及时咨询税务部门或专业人士以获取具体原因及解决策略。
10w+浏览
非诉讼类
我的个人所得税申请成功但退税为0,作废了没有重新申请现在过了申请时间会罚款吗
[律师回复] 如果纳税人因各种原因误交税款。如重复交纳扣缴、错用税率、错用税种、企业误填代码等,则可以申请退税,申请退税时应按规定携带和提交如下材料:
(一)完税凭证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审核无误后,原件退还纳税人)。
(二)误征误交税款所属期的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表复印件一份。
(三)退(抵)税款申请表(《企业误交税款退税申请表》)一式四份。
(四)退税申请,须注明申请退税原因及申请退税金额。
(五)发放工资签收单或银行发放单复印件一份。
(六)员工聘用合同复印件一份。
(七)因事务所、网站等原因误交税款的,需附上述单位出具的《情况说明》。
(八)税务机关规定应当报送的其他有关证件、资料。(纳税人应承诺以上所提供的材料和内容真实、可靠、完整。所有复印件加盖公章并统一使用A4纸样,表格用黑色水笔填写,外文资料须附翻译件)。《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如下:
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十、偶然所得;十
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快速解决“”问题
当前651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个人所得税退税0元怎么回事
个税退税缴费成功后显示额度为零,可能是以下原因:未产生应纳税额,如收入未达起征点或未产生足够税款;预缴税款与应纳税额持平,无需退税;申报失误,如提供虚假信息或计算错误;未在规定时间内申请退税或放弃退税;不符合退税资格。建议咨询税务部门或专业机构,以找出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
10w+浏览
非诉讼类
企业所得税季报表中期末从业人数必须大于0
[律师回复] 具体项目填报说明:
1、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填报。
2、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成本(费用)填报。
3、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其中包括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在本行填写按本期取得预售收入计算出的预计利润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
4、第5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5、第6行“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出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第6行=第4行×第5行,且第6行≥0。
6、第7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 第7行≤第6行。
7、第8行“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本期金额”列不填。
8、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次应补(退)预缴所得税额。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时,填0, “本期金额”列不填。
9、第11行“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填报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本行不包括纳税人的境外所得。
10、第12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所得额”:填报纳税人依据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按季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4
按月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12
1
1、第13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1
2、第14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的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第14行第12行×第13行
1
3、第16行“本月(季)确定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依据税务机关认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出的本月(季)应缴纳所得税额。
1
4、第18行“总机构应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9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4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
(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6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
1
5、第19行“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9行×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4行×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
(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6行×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
1
6、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9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4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
(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6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
(分支机构本行填报总机构申报的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
1
7、第21行“分配比例”: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分配表》中确定的分配比例。
1
8、第22行“分配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当期总机构申报表中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本表第21行“分配比例”的数额。
快速解决“其他”问题
当前651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a类) 0申报应该怎么填
[律师回复] 果是新办新注册企业全年没有收入,打开所得税申报表,填写信息表、保存、弥补亏损、主表、期间费用、职工薪酬,那么要想0申报那就要0利润、期间费用表(其余相同,但,不用全填)如实填写,保存后自动归集到主表,与预缴时的利润相差多少、期间费用表,即执行真正查账征收、关联申报都要填,然后,通过纳税调整表来调整,调成0利润即可实现0申报,同时信息表、封面、纳税调整表、职工薪酬、资产折旧,所得额小于等于30万,享受5%的小微优惠,当然还有其他两个条件,收入、成本支出,应激所得税额系统自动给出),优惠后按10%缴纳、税收优惠表,平日要预缴所得税,如果预缴(填表时把收入填上,按5%的利润率,所得额小于等于20万、税收优惠表都如实填写保存,把主表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数填上、最后封面、保存完毕后,点申报即可。如果有收入,按照税收政策、资产折旧、弥补亏损,看利润数差多少,那么平日预缴数就是全年应缴数(一个不用补交也是0申报),然后在纳税调整表中调整(本身这个表就有调整项目如:业务招待费、营业外支出等项,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如果有收入没预缴,主表填上营业税金及附加数,然后看结存利润是多少,如上一样收入、成本支出;收入表不填数点保存;其余类推成本支出表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51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个人所得税退税为0什么意思
个人所得税退税为0的意思就是自己没有多交个人所得税,也不需要向税务机关补交个税,在网上税务局办理个税退税的时候,多退少补的税额是网上自动核算出来的,计算出来是正数的,是自己应退税额,是负数的,意味着需要补交个税。
10w+浏览
税务类纠纷
企业所得税季报表中的期末从业人数必须大于0么
[律师回复] 具体项目填报说明:
1、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填报。
2、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成本(费用)填报。
3、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其中包括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在本行填写按本期取得预售收入计算出的预计利润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
4、第5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5、第6行“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出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第6行=第4行×第5行,且第6行≥0。
6、第7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 第7行≤第6行。
7、第8行“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本期金额”列不填。
8、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次应补(退)预缴所得税额。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时,填0, “本期金额”列不填。
9、第11行“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填报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本行不包括纳税人的境外所得。
10、第12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所得额”:填报纳税人依据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按季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4
按月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12
1
1、第13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1
2、第14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的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第14行第12行×第13行
1
3、第16行“本月(季)确定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依据税务机关认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出的本月(季)应缴纳所得税额。
1
4、第18行“总机构应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9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4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
(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6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
1
5、第19行“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9行×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4行×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
(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6行×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
1
6、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9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4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
(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6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
(分支机构本行填报总机构申报的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
1
7、第21行“分配比例”: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分配表》中确定的分配比例。
1
8、第22行“分配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当期总机构申报表中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本表第21行“分配比例”的数额。
快速解决“其他”问题
当前651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2021年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a类) 0申报应该怎么填
[律师回复] 果是新办新注册企业全年没有收入,打开所得税申报表,填写信息表、保存、弥补亏损、主表、期间费用、职工薪酬,那么要想0申报那就要0利润、期间费用表(其余相同,但,不用全填)如实填写,保存后自动归集到主表,与预缴时的利润相差多少、期间费用表,即执行真正查账征收、关联申报都要填,然后,通过纳税调整表来调整,调成0利润即可实现0申报,同时信息表、封面、纳税调整表、职工薪酬、资产折旧,所得额小于等于30万,享受5%的小微优惠,当然还有其他两个条件,收入、成本支出,应激所得税额系统自动给出),优惠后按10%缴纳、税收优惠表,平日要预缴所得税,如果预缴(填表时把收入填上,按5%的利润率,所得额小于等于20万、税收优惠表都如实填写保存,把主表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数填上、最后封面、保存完毕后,点申报即可。如果有收入,按照税收政策、资产折旧、弥补亏损,看利润数差多少,那么平日预缴数就是全年应缴数(一个不用补交也是0申报),然后在纳税调整表中调整(本身这个表就有调整项目如:业务招待费、营业外支出等项,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如果有收入没预缴,主表填上营业税金及附加数,然后看结存利润是多少,如上一样收入、成本支出;收入表不填数点保存;其余类推成本支出表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税务类纠纷 > 合理避税 > 个人所得税退税为0是怎么回事?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