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合同不能附条件或者附期限吗

最新修订 | 2024-09-26
浏览10w+
巩海冬律师
巩海冬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执业:5年
专家导读 法定合同是需要附条件或者附期限的。因为合同只有附加了期限和条件,这样才是完整的法定合同。一般的合同都会规定合同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合同一旦签约了就意味着合同生效了,生效的合同就有法律效力。
法定合同不能附条件或者附期限吗

一、法定合同不能附条件或者附期限吗

法定合同是需要附条件或者附期限的。附条件和附期限都属于法律行为的附款,是指当事人对于法律行为效果的发生或消灭所加的限制。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条件的民事行为,如果所附的条件是违背法律规定或者不可能发生的,应当认为该民事行为无效。

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二、合同附条件是什么意思

所谓附条件,是指当事人以将来客观上不确定的事实,作为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附款。条件是法律行为的附款,条件是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附款,条件是以将来客观上不确定事实为内容的附款。这里的所谓附条件法律行为不同于附条件买卖,即买卖标的物所有权转移附条件。

条件,根据其决定法律行为为效力的发生或消灭的作用可分为停止条件和解除条件。以条件事实的发生或不发生为标准可分为积极条件和消极条件。

条件的成就,是指作为条件内容的事实已经实现。条件的成就是决定法律行为是否生效是否失效的问题,因此事关当事人的利益。条件成就的效力,在于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消灭。

三、法定合同的附期限是什么

所谓附期限,是指当事人以将来客观确定到来的事实,作为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附款,期限是法律行为的附款,是限制法律行为效力的附款,是以将来确定事实的到来为内容的附款。这里的期限与法律行为的履行期限是有区别的,履行期限是基于已生效法律行为所负义务的履行所加的时间限制。

期限以其作用在决定效力的发生或消灭为标准可分为始期和终期,以作为内容的事实发生之时是否确定为标准,可分为确定期限与不确定期限。

期限的效力在期限到来时,法律行为的效力发生或消灭。期限到来的效力在于决定附期限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消灭。

四、附条件和附期限的合同的区别

条件与期限尽管都是法律行为的附款,但两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作为条件的附款必须是将来客观上不确定的事实,如果不属于将来或该事实是确定要发生的,则不能成为条件附款;而期限是以将来确定的事实的到来为客观的,如果不属于将来或不是确实的事实,则不能成为期限附款。

法定合同中的附条件一般就是对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的预测,为了防止出现问题后可以立马解决问题,避免有重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可以在签合同的时候加上附加的条件,保证计划的正常执行,也预防一些问题出现。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5k字,预估阅读时间9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49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法定合同不能附条件或者附期限吗
一键咨询
  •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8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8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2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5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2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2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1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2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56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0****23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5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86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3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1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6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苏州135****161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78****681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81****925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附条件或附期限的合同具备法律效力吗?
附条件或附期限的合同是否具备法律效力,要看合同的签订程序是否合法、有关合同条款内容是否合法,如果在合法程序下由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那么即使附条件或者附期限的合同也是有效的。
10w+浏览
合同事务
低限速会不会被抓拍或者罚款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低限速会不会被抓拍或者罚款问题解答如下, 仍会被电子警察抓拍记录,则要被罚款并被记分.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低于规定时速20%以下的、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未达70%的,并把警告这个种类的行政处罚记录到当事人的驾驶证档案中。这样、危化品运输车在高速公路超速50%,要分两方面讲;小时的公路上超过规定车速50%以下的;2.驾驶中型以上客货车、校车,工作人员打印一张行政处罚决定书给当事人:1;小时,一旦驾驶人超速,将按现有超速的相关规定处罚,该罚款的罚款,记12分,可以并处吊销驾驶证;6、超过规定时速70%的,而是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超过规定车速10%以下的,处以1000元罚款;3。如果某个路段限速达到或超过60公里/,该交通违法行为就处理完毕了。
二、未造成后果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予以警告,既不记分;5、校车、危化品运输车以外的机动车超过规定车速10%以下的;4,记6分.驾驶中型以上客货车,暂不处罚;2、超过规定时速10%以上未达20%的,处以50元罚款,记3分;3、超过规定时速20%以上未达30%的,处以50元罚款,记6分;4、超过规定时速20%以上未达30%的,处以200元罚款。三。再说,这些情形同样属于交通违法行为、而对于在限速低于60公里/小时的路段,超过规定车速50%以上的违法行为、超速处罚超过规定时速10%以内,只是处罚上有所调整。交警解释,对于既不记分,处理的情况是不同的哦。
一、根据公安部交管局此前下发《关于规范查处机动车违反限速规定交通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的规定,驾驶机动车违反限速规定,属于以下4种情形之一:1:驾驶人携带本人驾驶证到交警大队接受处罚:普通车辆高速公路外罚款扣分如下、附,该记分的记分。如果因为超速造成事故。所以,交管部门提醒驾驶员,为了自己和他人安全,切勿超速,驾驶人仍要承担责任.在限速低于60公里/。具体办理流程为,也不罚款。这4种情形分别是、又不罚款的电子警察记录的交通违法行为,并不是不处罚。交管部门表示,虽然相关规定对这类超速行为有点“包容”,但并不意味着鼓励超速,一是超速50%以内的,一是超速50%以上的,处以2000元罚款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合同附条件或附期限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合同附条件的注意事项包括条件是将来发生的事实并且不确定,条件需要合法并且是方式人约定的,合同附期限的注意事项包括合同的附期限的类型需要明确,是生效期限还是终止期限的合同。
10w+浏览
合同事务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49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履行期限届满或者解除的条件是什么?
履行期限届满或者解除的条件是:不可抗力导致不能实现的、不履行主要债务的、迟延履行债务的、一方存在违约行为的等,对于履行期限届满或者解除合同的具体情况是需要严格基于法律规定来处理的。
10w+浏览
合同事务
工伤认定时限可以中止或者延期吗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工伤认定时限能否中止中断或者延长 可以,《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由于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 有下列情形之一耽误申请时间的,应当认定为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 (一)不可抗力; (二)人身自由受到限制; (三)属于用人单位原因; (四)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登记制度不完善; (五)当事人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申请仲裁、提起民事诉讼。 由此可见,工伤认定时限可以延长,适用中止,中断规定。 理解: 工伤认定时限不是除斥期间。 从本质意义上讲,除斥期间是对某些权利规定的不变期间,只要时间届满,不问其事由如何,该项权利即告消灭,如撤销权、解除权。按照通说,除斥期间仅仅适用于法律上的形成权。在民法理论中,根据作用不同可将民事权利分为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和抗辩权。申请工伤认定是基于请求权提出的权利主张,因此不适用除斥期间。 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类似于时效。《条例》设定申请时限的目的是为了督促劳动者尽快行使权利,避免因时间流逝造成证据灭失,防止工伤认定争议,这也能印证申请工伤认定的权利属于请求权范畴,即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因此,该期限类似于诉讼时效,应当与诉讼时效一样可以中止或者中断。从《条例》的立法本意出发,人社部门应查明是否具有导致申请时效中止、中断的事由和情形,最大限度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
快速解决“工伤赔偿”问题
当前649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朋友想了解房屋限购的知识,所以现在想咨询一下一般房屋限购是什么意思或者说限购的范围是什么呢
[律师回复] 限购房这个东西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有影响,俗话说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买卖是伤害的铺垫,政府发出限购令主要是实施范围针对以下三点:
(一)部分炒房者暂放弃购房
很多城市商品房限购令刚刚推出,多家售楼处就纷纷反映,门庭冷落。一售楼经理称,新政出台后,房地产商和购房者都在观望。房地产商的观望表现在推迟开盘这方面。
(二)房地产商推迟开盘
1、如青岛开发区这边好多原定于2013年一月份开盘的楼盘现在都已推迟到五六月份,某销售经理告诉我们,虽然新政规定一个家庭只能买一套商品房,但有钱人可以通过成年子女买房。
2、该销售经理表示,新政还需等上两三个月才能显现出来效果。他个人认为,房地产商有大量的资金,可以推迟开盘。青岛的房价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增速会明显的放缓。
(三)长期执行会扭曲市场
1、新的限购政策不仅针对新购住房,同样严查存量住房,如果严格执行的话,市场需求将被有效遏制。限购政策对于短时间内给楼市降温,稳住高企的房价无疑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2、不过如此直接的市场干预同样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除此之外,新的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对已有存量住房的监测,部分人群,尤其是非本地户籍人群改善性购房的需求将被严格控制。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结婚合意能否附条件附期限
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结婚合意能否附条件附期限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工伤判定时限能否中止中断或者延长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工伤认定时限能否中止中断或者延长
可以,《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由于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
有下列情形之一耽误申请时间的,应当认定为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
(一)不可抗力;
(二)人身自由受到限制;
(三)属于用人单位原因;
(四)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登记制度不完善;
(五)当事人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申请仲裁、提起民事诉讼。
由此可见,工伤认定时限可以延长,适用中止,中断规定。
理解:
工伤认定时限不是除斥期间。
从本质意义上讲,除斥期间是对某些权利规定的不变期间,只要时间届满,不问其事由如何,该项权利即告消灭,如撤销权、解除权。按照通说,除斥期间仅仅适用于法律上的形成权。在民法理论中,根据作用不同可将民事权利分为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和抗辩权。申请工伤认定是基于请求权提出的权利主张,因此不适用除斥期间。
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类似于时效。《条例》设定申请时限的目的是为了督促劳动者尽快行使权利,避免因时间流逝造成证据灭失,防止工伤认定争议,这也能印证申请工伤认定的权利属于请求权范畴,即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因此,该期限类似于诉讼时效,应当与诉讼时效一样可以中止或者中断。从《条例》的立法本意出发,人社部门应查明是否具有导致申请时效中止、中断的事由和情形,最大限度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
工伤认定时限能否中止中断或者延长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工伤认定时限能否中止中断或者延长
可以,《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由于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
有下列情形之一耽误申请时间的,应当认定为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
(一)不可抗力;
(二)人身自由受到限制;
(三)属于用人单位原因;
(四)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登记制度不完善;
(五)当事人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申请仲裁、提起民事诉讼。
由此可见,工伤认定时限可以延长,适用中止,中断规定。
理解:
工伤认定时限不是除斥期间。
从本质意义上讲,除斥期间是对某些权利规定的不变期间,只要时间届满,不问其事由如何,该项权利即告消灭,如撤销权、解除权。按照通说,除斥期间仅仅适用于法律上的形成权。在民法理论中,根据作用不同可将民事权利分为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和抗辩权。申请工伤认定是基于请求权提出的权利主张,因此不适用除斥期间。
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类似于时效。《条例》设定申请时限的目的是为了督促劳动者尽快行使权利,避免因时间流逝造成证据灭失,防止工伤认定争议,这也能印证申请工伤认定的权利属于请求权范畴,即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因此,该期限类似于诉讼时效,应当与诉讼时效一样可以中止或者中断。从《条例》的立法本意出发,人社部门应查明是否具有导致申请时效中止、中断的事由和情形,最大限度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49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合同履行能否附条件附期限?
合同履行是可以附条件附期限的,但所附条件必须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必须是可能发生的事实、必须是当事人限制合同效力的意思表示、必须是合法的事实等,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那么就是无效的。
10w+浏览
合同事务
工伤认定的时限可以延长或者中断吗?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工伤认定时限能否中止中断或者延长 可以,《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由于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 有下列情形之一耽误申请时间的,应当认定为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 (一)不可抗力; (二)人身自由受到限制; (三)属于用人单位原因; (四)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登记制度不完善; (五)当事人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申请仲裁、提起民事诉讼。 由此可见,工伤认定时限可以延长,适用中止,中断规定。 理解: 工伤认定时限不是除斥期间。 从本质意义上讲,除斥期间是对某些权利规定的不变期间,只要时间届满,不问其事由如何,该项权利即告消灭,如撤销权、解除权。按照通说,除斥期间仅仅适用于法律上的形成权。在民法理论中,根据作用不同可将民事权利分为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和抗辩权。申请工伤认定是基于请求权提出的权利主张,因此不适用除斥期间。 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类似于时效。《条例》设定申请时限的目的是为了督促劳动者尽快行使权利,避免因时间流逝造成证据灭失,防止工伤认定争议,这也能印证申请工伤认定的权利属于请求权范畴,即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因此,该期限类似于诉讼时效,应当与诉讼时效一样可以中止或者中断。从《条例》的立法本意出发,人社部门应查明是否具有导致申请时效中止、中断的事由和情形,最大限度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
快速解决“工伤赔偿”问题
当前649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我最近在处理没有户口可以高考吗的问题,我觉得不知道怎么处理,你们可以使用相关的知识来把那个为一下吗?最好详细一点,谢谢哦啦
[律师回复]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解决没有户口可以高考吗的问题,希望你可以接受首先家长要符合条件,学生还要符合条件。家长的基本条件是,在这个地方有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住所、有稳定的收入,并且交了各种保险,是这个地方的常住人口。
  学生本人的条件是,这个学生有可能在这里上了小学、初中、高中,也可能只是高中才来,也可能高中三年都在这里,也有可能高中一年在这里,因此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什么样的学生与本地生享同样待遇。
  还有一个是城市条件,这个城市发展需不需要这个行业,需不需要这个群体,这个城市能发展到多大规模,不是说城市越大越好,要根据它的发展需要和承载能力。
  在2015新改革的户口不在本地也能参加高考。
  
1、异地高考是指不在自己的户籍所在地高考;
  
2、现在全国很多城市允许户口不在本地的考生参加高考,但是必须具备异地的条件,如:必须是在异地有高中三年的学籍等等。
  
3、全国高考考试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以各个直辖市、各省自己出题。你说的是在外省的高中学习、复习的内容和你户口所在地学习、复习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假如一个强奸犯应该判6年,经过3年的逃避不追究,请问一下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就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吗?
[律师回复] 你的问题比较学术,在司法实践中争论也比较多,如何理解,有句比较主观的话,就是作案人有意逃避的,就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了。这样一说,等于没有期限了,因为主观的东西,不太好下结论。结合司法实践,多说几句:
1、从该款的立法意义看,规定犯罪行为的追诉期限主要有以下考虑:对犯罪行为不能无限期追究,否则不利于社会关系的稳定,因此对追诉行为采取了“立案侦查”或者“受理案件”等条件限制。
2、该款没有限定“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必须是犯罪嫌疑人,在很多案件中,立案时并不知道犯罪嫌疑人是谁,因而逃避侦查并不需要有侦查机关已确定该犯罪嫌疑人这一前提。
3、“逃避侦查或者审判”显然包含了犯罪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在其中:如果其不知道司法机关已经立案侦查或者受理案件,当然其逃避行为在主观上就没有妨碍司法机关行为的故意,其犯罪须受追诉期限的限制,即超过一定期限对该犯罪就不再追究;
如果其知道的话,则反映出其较大的主观恶性,该行为又加大司法成本,因而应“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就这句话,问题最多,司法实践中也最难掌握。
综上,即使司法机关尚未查明犯罪嫌疑人,但犯罪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司法机关已经立案侦查或者受理该案件,而其未主动归案的,就是“逃避侦查或者审判”,对其犯罪就不应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当然,犯罪行为人是否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司法机关已经立案侦查或者受理该案件,除了行为人的供述,还需要结合行为人的其他行为来判断:如司法人员就此案向其做过调查,或者调查他人时其在场,无正当理由突然外出、失去联系等等。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订立 > 法定合同不能附条件或者附期限吗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