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侵权责任时无过错责任是什么

最新修订 | 2024-08-29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5人
专家导读 产品质量侵权责任时无过错责任指的是一方对他人损害不具备过程,但是如果与造成损害原因有关的话,那么当事人还需要需要根据法律来进行承担民事责任。但如果产品还未流通的话,那么是可以不用承担侵权责任的。
产品质量侵权责任时无过错责任是什么

一、产品质量侵权责任无过错责任是什么

产品责任纠纷适用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归责原则中的一个特殊原则, 顾名思义是指对造成他人的损害虽然没有过错,但与造成损害原因有关的人也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案件是民法通则明文规定的, 其中产品缺陷致人损害是最典型的案件之一。因此在上述风险事件中壹精公司将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自己的产品没有缺陷才能免于赔偿

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了三种免责事由生产者能够证明有其一的, 则无须承担责任∶ 一是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 二是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三是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存在的。

二、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有什么

在侵权诉讼当中按照以下内容承担举证责任:

(一)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由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担举证责任;

(二)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三)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四)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其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五)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六)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七)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实施危险行为的人就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八)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产品质量侵权责任中的无过错责任指的是在产品侵权案件当中,当事人与损害无关,但是与造成损害的原因有关,那么当事人依然需要承担相关的民事责任。无过错责任一般适用于产品缺陷导致使用者损害的案件。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4k字,预估阅读时间12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22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产品质量侵权责任时无过错责任是什么
一键咨询
  • 132****75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8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4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2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6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5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1****26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56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7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6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6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37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7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6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17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无锡177****2531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77****460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88****7298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产品侵权是否无过错责任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产品侵权是否无过错责任相关的法律规定。
10w+浏览
损害赔偿
产品质量侵权起诉状范本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产品质量侵权状范本一
原告:李,女,汗族,2006年6月8日生,住济南市 区 路 号,电话。
法定代理人:马,女,汗族,1971年6月8日生,住济南市 区 路 号,电话。
被告: 商场,住所 :市 路 号,电话。
诉讼请求
1、判令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等共计100000元。
2、判令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
原告于2006年3月6日出生。出生后便一直喝在被告商场购买的 幼儿配方奶粉。2007年5月原告父母发现孩子出现了血尿症状,父母将其送往市儿童医院救治,经医院诊断,孩子病系因肾结石、尿结石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后来,报纸报道 幼儿配方奶粉检测出含三聚氰胺并导致肾结石,原告父母将家中留存的几袋 幼儿配方奶粉送往某质检部门,经查该奶粉含三聚氰胺。现原告父母以 商场为被告提讼,请求判令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等共计100000元,并承担诉讼费用。
此致
济南市 区人民具状人:
年 月 日
相关知识
民法通则第122条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运输者、仓储者对此负有责任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产品质量侵权的构成要件包括:
1.生产或销售了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品。即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或产品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2.不合格产品造成了他人财产、人身损害。这里所指的他人财产,是指缺陷产品以外的财产,至于缺陷产品自身的损害,购买者可以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要求销售者承担违约责任,而非产品责任。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者,可以是购买者、消费者,也可以是购买者、消费者之外的第三人。
3.产品缺陷与受害人的损害事实间存在因果关系。损害事实应当是由该缺陷产品所致,否则生产者或销售者不承担责任。
产品缺陷致人损害,产品制造者与销售者承担的是连带责任,即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霉求赔偿。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生产者赔偿后,产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赔偿后,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但是,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产品的运输者、仓储者对产品质量不合格负有责任的,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在向受害者赔偿后有权向运输者、仓储者要求赔偿。
产品生产者的免责事由有三项:其
一,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其
二,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其
三,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存在的。同时法律规定,由于受害人的故意造成损害的,生产者、销售者不承担赔偿责任。由于受害人的过失造成损害的,可以减轻生产者、销售者的赔偿责任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产品侵权是无过错责任吗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产品侵权是无过错责任吗相关的法律规定。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我和几个同事,一起在网上买了一个洗衣机,回到家他出现了质量问题,找到了商家,却没有解决,网购商品,产品质量侵权纠纷起诉状是什么
[律师回复] 上诉人(原审被告):阚××,女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胡××,男
上诉人因离婚一案,不服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法院2005年5月16日(2005)五法北民初字第074号民事判决,现提起上诉。
上诉请求:
一、请依法撤销原审判决第三项前半部分对住房的判决内容,并改判为“位于昆明市××幢××单元××号的住房一套归上诉人阚××所有”。
二、请依法对胡××于2004年12月19日从其工资卡中取出的7000元作为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分割,判令胡××向阚××补偿3500元。
三、请依法分摊
一、二审诉讼费用的承担比例。
上诉理由:
一、原审判决第三项前半部分对住房的判决内容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依法应予撤销。
1、原审判决书第5页倒数第四行“另查明,婚前原告胡××有住房一套”,没有证据支持,也没有事实依据。
我与胡××于97年结婚后至2000年就一直租住云南××学校的房屋,按当时住房福利政策的相关规定,一个家庭只能租住一套福利房,当时不论是租住夫或妻单位的房屋,性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享受国家住房福利待遇,即以很低的租金承租房屋,承租人只享有租赁权,并没有所有权。该租赁权也不仅仅属于胡××个人,我当时作为胡××的合法妻子对双方共同居住的房屋同样享有租赁权。
原审法院不能仅凭胡××在法庭上陈述“我在结婚前就有住房”而“查明,婚前原告胡××有住房一套”,必须要求胡××提供其“有”住房的证据(即房屋所有权证),而胡××并未提供其婚前拥有住房的任何证据,原审法院凭什么认定胡××婚前有住房一套?
产品质量侵权责任判定标准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产品质量侵权责任认定标准
产品缺陷更多是由生产者造成的,将销售者作为责任主体,是因为销售者和受害者往往同属某辖区管辖,双方存在直接的合同关系,方便案件的审理。另外,当生产者因解散、撤销、破产或提供的厂名及厂址系伪造等情况无法承担责任时,销售者作为产品责任主体有利于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但《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没有对销售者作出明确界定,司法实践亦存在诸多责任认定的难题,故本文试图对产品销售者的范围进行概括,以期对产品责任案件的审理有所帮助。
(一)一般销售者
就一般意义而言,销售者指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从事商业销售活动的商业组织和个人。销售行为是一种直接或间接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媒介行为,亦即是说,只要客观上存在产品转移和支付(产品)对价的行为,就应认定一方为销售者。但仅以运输、仓储、保管产品为目的的行为除外。除常见的批发商、零售商外,中间商、特许经营商、代销商、以保留所有权或融资租赁等方式销售产品者、以任何方式明示或暗示自己为销售者之人均可能构成一般销售者。
原告岳某某诉被告北京市熊猫烟花有限公司、李某某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是销售者责任认定的一个典型案例。该案被告李某某购买被告北京市熊猫烟花有限公司经销的由其母公司熊猫烟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笑脸”牌组合烟花。李某某夜间燃放该烟花时,原告岳某某站在距烟花约5米处用手电筒为其照明,烟花在点燃后的瞬间爆炸。原告岳某某来不及撤离,右眼被炸伤。
该案被告北京市熊猫烟花有限公司辩称其并非《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销售者”,虽然本案所涉“笑脸”牌组合烟花并非被告熊猫烟花有限公司直接销售给被告李某某,但致原告损伤的“笑脸”牌烟花箱体明确载明该产品由“北京市熊猫烟花有限公司经销”,故北京市熊猫烟花有限公司在本案中应系民法意义上的“销售者”。该案被告熊猫烟花有限公司实际上已将自身置于销售者地位。所以,承办法官认定被告主体适格。
(二)视同销售者
一些销售者的营利目的较为隐蔽,通常表现为间接谋取某种商业利益;或在行为上已明显偏离一般销售方式,但在法律上应视为销售。
商业赠与者。一些商家或超市为促销,经常推出“买一赠一”活动,消费者购买大件产品可获赠小件产品。这些商业赠与行为中,赠品的取得看似免费,实为有偿,商家已将赠品的成本核算到产品的销售价格中。因商业赠品存在缺陷致人损害的,赠品提供者应承担责任。但并非商家变相销售的一般赠与者,不能视为销售者,如朋友之间馈赠礼品。
以旧换新或以产品抵债的商家。以旧换新,即消费者把旧商品交给商店,补足差价,即可获得同类的新商品。该活动中,旧商品实际上只起到抵减新商品价格的作用。如果消费者不提供旧产品,新产品就会按原价销售。因此,以旧换新活动是种变相销售行为,因新产品存在缺陷致人损害的,受害人可要求从事以旧换新活动的商家承担侵权责任。同样的道理,以产品抵债行为也应视同销售。
以产品作为职工福利的企业。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是为了改善职工待遇,也为企业谋取利益,属于典型的变相销售行为,提供此类福利的企业属于法律意义上的销售者。
提供血液制品、疫苗、药品及医疗器械的医院。依据《献血法》及《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等规定,血液制品由生产单位进行加工、制作成各种人血浆蛋白制品,用于销售。医院为病人提供血液制品、药品及医疗产品的行为也是以病人支付一定的价款为对价,其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销售,具体适用可见《侵权责任法》关于医疗产品责任的规定。
特定情形下的商业服务组织。服务不同于产品,服务性行业在提供服务过程中致人损害的,通常应依据一般侵权原则即服务提供者有无过错来确定其责任。但如果损害是因为其使用某种缺陷产品而导致的,则受害方可直接要求服务提供者承担产品责任。
另需特别注意的是,销售者承担责任不以销售资质和经营范围为前提,合法及不法销售者均可成为赔偿义务主体。如,街头地摊产品存在缺陷致人损害的,摆地摊者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三)销售者范围的除外
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和惯例,以下产品提供者通常不属于销售者的范围:
偶发性转让产品者。个人将自己的使用的产品偶发性转让,不宜将其认定为销售者。因使用该产品造成损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转让人承担合同责任,亦可要求生产者或真正销售者承担产品责任。
电、水、气、热等公共用品提供者。电、水、气、热等公共用品,在性质上更接近公共服务,不应让其提供者负担过重义务,以免损害公共利益。即是说,水、气、热等本身存在缺陷致人损害的,可适用过错责任或过错推定责任。但公共用品提供者提供相关设备存在缺陷致人损害的,可将其视为销售者;依据《最高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电力分为高压电和非高压电。高压电适用高度危险责任,非高压电适用一般侵权责任。
不动产提供者。应遵守《产品质量法》的除外规定,即产品责任中“产品”不包括不动产。建设工程致人损害可依据侵权责任法第85条、86条追究相关责任主体的责任。但《产品质量法》同时规定,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产品的范围,应适用产品责任制度。所以,可将使用有毒地板的开发商视为销售者。
另外,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初级农产品提供者如普通农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销售者;依据国际通行惯例,产品进口商通常被视为生产者。
产品质量侵权起诉状电子版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产品质量侵权起诉状电子版问题解答如下, 产品质量侵权状范本一
原告:李,女,汗族,2006年6月8日生,住济南市 区 路 号,电话。
法定代理人:马,女,汗族,1971年6月8日生,住济南市 区 路 号,电话。
被告: 商场,住所 :市 路 号,电话。
诉讼请求
1、判令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等共计100000元。
2、判令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
原告于2006年3月6日出生。出生后便一直喝在被告商场购买的 幼儿配方奶粉。2007年5月原告父母发现孩子出现了血尿症状,父母将其送往市儿童医院救治,经医院诊断,孩子病系因肾结石、尿结石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后来,报纸报道 幼儿配方奶粉检测出含三聚氰胺并导致肾结石,原告父母将家中留存的几袋 幼儿配方奶粉送往某质检部门,经查该奶粉含三聚氰胺。现原告父母以 商场为被告提讼,请求判令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等共计100000元,并承担诉讼费用。
此致
济南市 区人民具状人:
年 月 日
相关知识
民法通则第122条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运输者、仓储者对此负有责任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产品质量侵权的构成要件包括:
1.生产或销售了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品。即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或产品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2.不合格产品造成了他人财产、人身损害。这里所指的他人财产,是指缺陷产品以外的财产,至于缺陷产品自身的损害,购买者可以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要求销售者承担违约责任,而非产品责任。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者,可以是购买者、消费者,也可以是购买者、消费者之外的第三人。
3.产品缺陷与受害人的损害事实间存在因果关系。损害事实应当是由该缺陷产品所致,否则生产者或销售者不承担责任。
产品缺陷致人损害,产品制造者与销售者承担的是连带责任,即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霉求赔偿。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生产者赔偿后,产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赔偿后,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但是,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产品的运输者、仓储者对产品质量不合格负有责任的,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在向受害者赔偿后有权向运输者、仓储者要求赔偿。
产品生产者的免责事由有三项:其
一,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其
二,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其
三,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存在的。同时法律规定,由于受害人的故意造成损害的,生产者、销售者不承担赔偿责任。由于受害人的过失造成损害的,可以减轻生产者、销售者的赔偿责任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221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过错侵权责任与无过错侵权责任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过错侵权责任与无过错侵权责任相关的法律规定。
10w+浏览
损害赔偿
产品质量侵权责任认定标准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产品质量侵权责任认定标准
产品缺陷更多是由生产者造成的,将销售者作为责任主体,是因为销售者和受害者往往同属某辖区管辖,双方存在直接的合同关系,方便案件的审理。另外,当生产者因解散、撤销、破产或提供的厂名及厂址系伪造等情况无法承担责任时,销售者作为产品责任主体有利于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但《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没有对销售者作出明确界定,司法实践亦存在诸多责任认定的难题,故本文试图对产品销售者的范围进行概括,以期对产品责任案件的审理有所帮助。
(一)一般销售者
就一般意义而言,销售者指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从事商业销售活动的商业组织和个人。销售行为是一种直接或间接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媒介行为,亦即是说,只要客观上存在产品转移和支付(产品)对价的行为,就应认定一方为销售者。但仅以运输、仓储、保管产品为目的的行为除外。除常见的批发商、零售商外,中间商、特许经营商、代销商、以保留所有权或融资租赁等方式销售产品者、以任何方式明示或暗示自己为销售者之人均可能构成一般销售者。
原告岳某某诉被告北京市熊猫烟花有限公司、李某某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是销售者责任认定的一个典型案例。该案被告李某某购买被告北京市熊猫烟花有限公司经销的由其母公司熊猫烟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笑脸”牌组合烟花。李某某夜间燃放该烟花时,原告岳某某站在距烟花约5米处用手电筒为其照明,烟花在点燃后的瞬间爆炸。原告岳某某来不及撤离,右眼被炸伤。
该案被告北京市熊猫烟花有限公司辩称其并非《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销售者”,虽然本案所涉“笑脸”牌组合烟花并非被告熊猫烟花有限公司直接销售给被告李某某,但致原告损伤的“笑脸”牌烟花箱体明确载明该产品由“北京市熊猫烟花有限公司经销”,故北京市熊猫烟花有限公司在本案中应系民法意义上的“销售者”。该案被告熊猫烟花有限公司实际上已将自身置于销售者地位。所以,承办法官认定被告主体适格。
(二)视同销售者
一些销售者的营利目的较为隐蔽,通常表现为间接谋取某种商业利益;或在行为上已明显偏离一般销售方式,但在法律上应视为销售。
商业赠与者。一些商家或超市为促销,经常推出“买一赠一”活动,消费者购买大件产品可获赠小件产品。这些商业赠与行为中,赠品的取得看似免费,实为有偿,商家已将赠品的成本核算到产品的销售价格中。因商业赠品存在缺陷致人损害的,赠品提供者应承担责任。但并非商家变相销售的一般赠与者,不能视为销售者,如朋友之间馈赠礼品。
以旧换新或以产品抵债的商家。以旧换新,即消费者把旧商品交给商店,补足差价,即可获得同类的新商品。该活动中,旧商品实际上只起到抵减新商品价格的作用。如果消费者不提供旧产品,新产品就会按原价销售。因此,以旧换新活动是种变相销售行为,因新产品存在缺陷致人损害的,受害人可要求从事以旧换新活动的商家承担侵权责任。同样的道理,以产品抵债行为也应视同销售。
以产品作为职工福利的企业。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是为了改善职工待遇,也为企业谋取利益,属于典型的变相销售行为,提供此类福利的企业属于法律意义上的销售者。
提供血液制品、疫苗、药品及医疗器械的医院。依据《献血法》及《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等规定,血液制品由生产单位进行加工、制作成各种人血浆蛋白制品,用于销售。医院为病人提供血液制品、药品及医疗产品的行为也是以病人支付一定的价款为对价,其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销售,具体适用可见《侵权责任法》关于医疗产品责任的规定。
特定情形下的商业服务组织。服务不同于产品,服务性行业在提供服务过程中致人损害的,通常应依据一般侵权原则即服务提供者有无过错来确定其责任。但如果损害是因为其使用某种缺陷产品而导致的,则受害方可直接要求服务提供者承担产品责任。
另需特别注意的是,销售者承担责任不以销售资质和经营范围为前提,合法及不法销售者均可成为赔偿义务主体。如,街头地摊产品存在缺陷致人损害的,摆地摊者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三)销售者范围的除外
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和惯例,以下产品提供者通常不属于销售者的范围:
偶发性转让产品者。个人将自己的使用的产品偶发性转让,不宜将其认定为销售者。因使用该产品造成损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转让人承担合同责任,亦可要求生产者或真正销售者承担产品责任。
电、水、气、热等公共用品提供者。电、水、气、热等公共用品,在性质上更接近公共服务,不应让其提供者负担过重义务,以免损害公共利益。即是说,水、气、热等本身存在缺陷致人损害的,可适用过错责任或过错推定责任。但公共用品提供者提供相关设备存在缺陷致人损害的,可将其视为销售者;依据《最高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电力分为高压电和非高压电。高压电适用高度危险责任,非高压电适用一般侵权责任。
不动产提供者。应遵守《产品质量法》的除外规定,即产品责任中“产品”不包括不动产。建设工程致人损害可依据侵权责任法第85条、86条追究相关责任主体的责任。但《产品质量法》同时规定,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产品的范围,应适用产品责任制度。所以,可将使用有毒地板的开发商视为销售者。
另外,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初级农产品提供者如普通农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销售者;依据国际通行惯例,产品进口商通常被视为生产者。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6221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产品质量侵权起诉请求标准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产品质量侵权诉讼请求标准
1.生产或销售了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品。即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或产品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2.不合格产品造成了他人财产、人身损害。这里所指的他人财产,是指缺陷产品以外的财产,至于缺陷产品自身的损害,购买者可以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要求销售者承担违约责任,而非产品责任。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者,可以是购买者、消费者,也可以是购买者、消费者之外的第三人。
3.产品缺陷与受害人的损害事实间存在因果关系。损害事实应当是由该缺陷产品所致,否则生产者或销售者不承担责任。
二、案件
1、案件基本情况
2007年,原告赵某向公司订购整体厨房厨具一套,由公司免费上门设计、安装,到货安装时发现整体厨房厨具的水盆缺两根进水管,遂要求赵某自行购买,赵某到杂货铺购买了两根进水管(无合格证、生产厂家、生产厂址等,亦无购物发票)后,由公司的厨房厨具台面供应商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安装。同年10月,厨房水盆进水管的一根爆裂脱落,造成新居装修破坏,损失巨大,原告即向公司要求赔偿经济损失13多万元。 公司的主要答辩意见:本案损失是由原告自行购买的进水管出现质量缺陷爆裂所致,该进水管不是公司生产、销售、提供、安装,公司不应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同时,由于进水管的产品质量问题,与公司的合同义务无关,应驳回原告的诉求。第一次开庭后,双方因进水管的安装涉及到公司,法庭追加公司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公司的主要答辩意见:
1、公司与本案没有法律上直接利害关系,不应列为第三人;
2、第三人虽然进行了安装,但是没有重大过失或故意,故没有赔偿责任;
3、即便赔偿,赔偿的范围应该仅限于进水管等价或因耽误使用导致的损失,否则有失公平。最终,
一、二审对财产损失作出评估,判令公司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2、本案焦点及判决要旨
(一)案件焦点:
1、产品中是否应该包括进水管?
2、进水管的产品责任谁来承担?
(二)一审观点及判决一审认为,
1、被告向原告提供的“整体”厨房厨具是否包含进水管的认定,由于被告的网站及其他广告声称“服务一站式满意”“为您量身订做”,“整体安装”上包括“上下水管系统”并无声明进水管应该另行购买,并且被告是上门实际测量、设计、下订单。所以,进水管应该是“整体厨房”的一部分,被告提交的其他客户的订单、产品说明书中不含进水管或另行购买,而证明其让原告另行购买进水管的合理性,与其网站广告内容不符,不予采信;
2、原告作为一般消费者,听从被告的指令购买进水管,对进水管的质量缺乏一般的鉴别常识,而被告作为专业安装人员应该对进水管的质量尽到鉴别、谨慎的注意义务,未经检查就委托第三人进行安装,导致发生财产损失,被告应该承担70%的责任,原告盲目听从被告指令,未尽到一般的注意义务,承担30%的责任;
3、第三人是受被告委托并且被告在安装现场,其安装行为对原告的财产损失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判决:
1、被告赔偿原告4952
1.5元;
2、驳回原告关于赔偿公证费、物业费、水电费及赔礼道歉的诉讼请求;
3、第三人不承担责任。
公司不服向中级人民提起上诉,上诉理由:
1、原审混淆了买卖合同之债与产品质量侵权之债的法律责任,错误判令上诉人承担产品质量责任;
2、因为本案存在质量缺陷的进水管不是上诉人生产、销售、提供、安装,所以由此产生的质量责任当然不应由上诉人承担;
3、原审只认定上诉人存在过错,并没有证据证明该过错与原告的财产损失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就判令上诉人承担赔偿责任是极其错误的。
4、安装人员对被上诉人要求安装的产品没有鉴别的义务,所以安装人员对此没有任何过错;
5、原审基于对“整体厨房”的偏颇认识,判令上诉人应该为被上诉人配备进水软管是错误的。
6、被上诉人购买进水软管的重大过错行为使上诉人丧失了追偿的可能,其应当为此承担责任;
7、第三人的安装行为是基于被上诉人的委托,所以即便要对安装的进水软管进行鉴别,也应该是被上诉人自行承担由此产生的责任。
被上诉人(一审原告)答辩意见:
1、上诉人的对外宣传资料(光盘、网站、电视广告等)均宣称用户只要一个电话、剩下的事情由公司全部解决。原被告之间的买卖合同涉及的标的应是可直接使用的整体厨房,而不应该是每个单件的产品,整体厨房当然应该包含进水管;
2、产品责任是无过错责任,只要销售者的产品发生损失事实就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3、公司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进水管爆裂是因为进水管的自身质量缺陷造成,要被上诉人承担责任没有任何道理。
(三)二审观点及判决本案的焦点是公司是否应该承担进水管爆裂的责任。
产品质量侵权赔偿标准是什么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产品质量侵权赔偿标准是什么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产品质量侵权赔偿标准是什么
一、人身损害赔偿
1、医疗费;
2、治疗期间的护理费;
3、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4、交通费;
5、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
6、残疾者生活补助费;
7、残疾赔偿金;
8、受残疾人抚养的人所需的生活费;
9、造成死亡的,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死者生前抚养的人的生活费;
10、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费用。
二、财产损害赔偿
财产损失指除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失,包括财产的实际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对财产损失的赔偿,首先应当恢复原状。如无法恢复原状的,侵害人可以按照该财产的现行价格将其折算成货币进行赔偿。
三、产品质量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
1、受害人向生产者、销售者提出损害赔偿的时效期限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超过二年时效,人民不予受理。
2、因缺陷产品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的请求赔偿权,自该产品交付最初使用人时起至缺陷引起的人身财产损失时止,如果该产品自交付最先使用人至事故发生之日超过十年,受损害人的请求赔偿权丧失,如果明示的安全期在十年以上,受损害人仍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产品质量侵权的构成要件包括:
1.生产或销售了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品。即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或产品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2.不合格产品造成了他人财产、人身损害。这里所指的他人财产,是指缺陷产品以外的财产,至于缺陷产品自身的损害,购买者可以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要求销售者承担违约责任,而非产品责任。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者,可以是购买者、消费者,也可以是购买者、消费者之外的第三人。
3.产品缺陷与受害人的损害事实间存在因果关系。损害事实应当是由该缺陷产品所致,否则生产者或销售者不承担责任。
产品缺陷致人损害,产品制造者与销售者承担的是连带责任,即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霉求赔偿。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生产者赔偿后,产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赔偿后,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但是,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产品的运输者、仓储者对产品质量不合格负有责任的,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在向受害者赔偿后有权向运输者、仓储者要求赔偿。
产品生产者的免责事由有三项:

一,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

二,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

三,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存在的。同时法律规定,由于受害人的故意造成损害的,生产者、销售者不承担赔偿责任。由于受害人的过失造成损害的,可以减轻生产者、销售者的赔偿责任。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产品侵权是不是无过错责任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产品侵权是不是无过错责任相关的法律规定。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221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产品质量侵权责任主体是谁?
1、产品责任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2、产品侵权法律关系义务主体1、生产者第一,成品制造者。成品制造者是产品责任的主要承担者。第二,零部件制造者、原材料生产者。2、销售者销售者是指生产者外的产品经销商。
10w+浏览
损害赔偿
产品质量案件中的合同责任与产品侵权责任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产品质量案件中的合同责任与产品侵权责任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在现代工业消费社会,商品大量生产制造,行销各地,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物资生活水平,贡献巨大,但在其它方面,由于产品制造不符合约定,产品设计之错误,或由于制造过程中品质管理之松懈,或由于制造人对商品功能及使用方法未加适当说明,致使商品具有缺陷,造成损害之案例,亦层出不穷,啤酒瓶爆炸、三菱奔驰等名牌汽车产品设计缺陷,感冒药中含有PPA等不利人体之因素,伤害人体健康乃至生命,时有所闻,损害巨大。损害发生后,诉至的案件也屡见不鲜,但是在处理这类产品质量纠纷案件要区分侵权责任与合同责任的不同,从而更好的进行法律适用。
一、概念及从合同责任到产品侵权责任的历史发展产品质量纠纷案件中的合同责任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违反了合同中约定的义务,提供的产品不符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或产品有瑕庇(即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性能),而引起质量违约所承担的责任。这种责任是以当事人事先存在的合同关系为前提而引起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产品侵权责任是指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因产品质量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而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这种责任是法律直接规定的一种责任,是物件致害赔偿责任的一种,实质是特殊的侵权责任。产品侵权责任是在产品质量纠纷合同责任对受害人保护未尽全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没有产品侵权责任之前,调整商品生产者、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都是由合同法律制度调整,以合同形式维系其相互关系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仅对产品本身的质量承担责任,法律未对消费者加以特别保护,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新产业的进展,大量的现代化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同时也构成了对民事主体的人身,财产权利的威胁,酿成了很多人身伤害,为免受缺陷产品的侵害,在理论上和实务上借助于对合同法的解释,来救济这种损害,但是这仍然局限在合同法的框架之中,因而当产品致害一旦超出合同范围,例如缺陷产品的受害人不是合同的当事人时,就无法依据合同理论寻求法律救济,人们从而转向主张采用侵权行为法来救济缺陷产品受害人的损害,于是产生了产品侵权责任这一理论,从而加大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二、合同责任与产品侵权责任的相似之处产品质量纠纷案件中的合同责任与产品致害侵权责任在外表上看有许多相似之处。
1.这两类案件均发生在商品流通领域,即产品经过交易、转让等合同行为,由制造者、生产者之手,转入消费者之手,中间可以经过若干流通环节,即批发、销售、仓储、运输等过程;
2.从诉讼主体上原告一般都是消费者,被告是生产者或销售者;
3.案件均是因产品的质量问题而引起的纠纷;
4.原告的诉讼请求一般都是退货、修理或赔偿损失。
三、合同责任与产品侵权责任的区别产品侵权责任可以说是在合同责任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尽全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二者之间又存在着原则的区别。
首先在产品质量问题的类型上,在产品质量纠纷案件中,产品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不符合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质量标准,二是被告提供给原告的产品有瑕庇,即不具备产品相应的性能或标准,三是产品有缺陷。缺陷,与瑕庇不同,瑕庇的概念大于缺陷,缺陷只是瑕庇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第三十四条规定,产品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产品缺陷分为三种
1.设计上的缺陷。是指产品在设计上存在不合理的不安全性,以致存在可能造成原告人身和财产的可能性。
2.制造上的缺陷,指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制造工序和管理不严等原因使产品达不到设计标准以致存在危及人身和他人财产安全的可能性,而因性能需要又无法克服,需要给消费者以适当的警示,
第一类、
第二类中不够成缺陷的瑕庇属于承担合同责任类质量纠纷案件,
第三类属于承担产品侵权责任类质量纠纷案件。
其次在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害范围上不同,在合同责任类产品质量纠纷案件中,造成的财产损害,只能是产品的本身,不能有产品以外的人身伤害和其它财产损害,而产品侵权责任纠纷中不仅有产品本身的损害,还有该产品以外的其它财产、人身损害,若产品虽有缺陷,但只是造成自身伤害,而未产品以外的财产损害或人身伤害的,则构不成产品侵权责任,仍属于合同责任。第三在是否以合同关系为前提上,产品质量合同必须发生在合同领域,而产品侵权责任仅仅以合同为一般前提,产品质量合同责任以原有合同关系的存在为必要前提,没有合同关系,就不存在合同责任。产品侵权合同的发生,一般也存在原有的合同关系,但是,一方面,该责任的引起并非因合同关系,而是物件致人损害,另一方面,很多产品侵权行为的受害人并不是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例原告王某之兄购买某啤酒厂生产的啤酒,在饮用过程中,一瓶啤酒发生爆炸,致使原告小腿受伤,花去医疗费1000元,在这外案件中,原告之兄与啤酒厂是合同双方当事人,而受害人原告根本不是合同当事人,但啤酒厂仍应承担产品侵权之责任,对原告予以赔偿。
第四在诉讼上的区别,合同责任案件与产品侵权责任案件在诉讼中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在案件管辖上,合同责任案件适用合同履行地和被告所在地管辖。产品侵权责任案件适用侵权行为地和被告据地管辖。
2.在诉讼主体方面,合同责任案件的当事人只能是合同的双方,合同之外的公民或组织不能作为当事人,而产品侵权责任的案件,原告不仅可以是消费者,也可以是其它受害者。
3.在举证责任上,合同责任的案件,实行谁主张谁举证,举证责任在原告,而产品侵权责任的案件适用举证责任倒置,主要由被告举证。
四、合同责任和产品侵权责任的竞合缺陷产品致人损害,包括对该产品买受人的损害和对第三人的损害。当对该产品买受人致害时,就会出现侵权责任与合同责任的并存,即在产品销售者、制造者与买受人即受害人之间即存在着因合同关系而产生的违约损害赔偿责任,又存在着因法律规定而产生的缺陷产品致实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当这两种责任竞会时,当事人行使何种赔偿请求权应在权衡举证责任、归责原则、责任构成要件、免责条件以及诉讼管辖上的利蔽后择一行使,从而更大范围的保护自己的权利。
快速解决“合同事务”问题
当前6221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产品质量侵权中的精神损害赔偿的法
[律师回复] 对于产品质量侵权中的精神损害赔偿的法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产品损害赔偿】产品质量侵权中的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第3款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是我国现行立法对侵权行为所作的规定。根据这一规定,可以看出侵权行为是侵害他人财产和人身的行为,侵权行为侵害了他人的财产权,人身权等合法权益,造成了受害人物质的或金钱上的损害,也包括人身伤害,死亡和精神损害。《解释》第1条规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应当予以受理: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第4条规定,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毁损,向人民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应当予以受理。此上两条可以说是对《民法通则》第106条所确定的侵权行为的侵害对象的的具体明确的肯认。依据《民法通则》和《解释》之规定,缺陷产品造成了受害人的人身损害和他人财产及精神上损害,就应该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包括财产损害赔偿,人身伤害赔偿,也应当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在内。《产品质量法》应该明确规定生产者,销售者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及使用者,消费者或其他社会成员有因缺陷产品侵权受到精神损害时,享有依法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人身损害
产品质量侵权责任的举证责任是什么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产品质量侵权责任的举证责任是什么
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我国早在1986年就制定了产品责任法律、法规,主要体现在《民法通则》和《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之中。1993年我国第一部《产品质量法》出台。1993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出台,我国在产品生产、销售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加快了立法步伐,逐步走向法制化管理轨道。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很明显,对于产品质量侵权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实体法已有规定。
一般侵权诉讼中,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举证责任分配比较明确,但在特殊侵权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举证责任分配就不太明确。在司法实践中,“举证责任倒置”这一法学术语容易引起歧义,人们往往会存在一种误解,认为特殊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是被告承担,原告没有举证责任。虽然法律以及最高人民司法解释有规定,但都过于原则而不具体,在具体案件中还是存在举证责任分配不明和举证责任分配随意性大的问题。笔者认为,被告在举证责任倒置中所承担的举证责任应限定在法律规定的举证责任范围之内,不能将全部举证责任倒置给被告,任意加重被告的举证责任。因为,不管是生产者、销售者还是消费者,合法权益都应当受到法律保护。因此,“举证责任倒置”应当改名为“法定举证责任”。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产品质量侵权责任时无过错责任是什么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