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侵权起诉主体通常是作者。一般而言,非专有被许可人所取得的使用权具有受限的排他性,并不能对抗造成其损害的第三人,故非专有被许可人并不享有实体的法律上的请求权。但司法实务中,当许可合同事后经权利人同意或追认,对诉权行使作出特别约定或明确授权时,法院一般也认可普通被许可人(非专有使用人)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认为这是对诉权的特别约定或授权。
二、著作权侵权的认定规则是什么?
1.思想表达二分法
著作权保护的是作者思想的表达,不保护思想。司法实践中审理著作权侵权案件时会首先对侵权作品进行分析,判断侵权作品涉及的是原作者的思想层面还是原作者具体的表达。在区分思想与表达上,司法实践又产生了“抽象-过滤-比较”三步法,即首先将作品中属于思想的抽象部分抽离,再过滤掉两部作品中相同但又属于公共领域的部分,最后将两部作品剩下部分结合独创性要求判断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
2.实质性相似 接触
实质性相似 接触是知识产权著作权侵权行为认定的重要规则,其要点是:
(1)被诉侵权作品与在先作品在表达上构成实质性相似
(2)被诉行为人具有接触原告作品的高度盖然性,是否具有接触的可能性需要证据证明,比如侵权行为人通过中间人接触过在先作品,或者在先作品已经公之于众。
三、作者享受哪些权利?
我国公民作为作者所享有的权利如下:
(1)以本名、化名或以不署名的方式发表作品;
(2)保护作品的完整性;
(3)修改已经发表的作品;
(4)因观点改变或其他正当理由声明收回已经发表的作品,但应适当赔偿出版单位损失;
(5)通过合法途径,以出版、复制、播放、表演、展览、摄制片、翻译或改编等形式使用作品;
(6)因他人使用作品而获得经济报酬。上述权利受到侵犯,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者有权要求停止侵权行为和赔偿损失。
如果公民的著作权受到了侵犯的,是需要及时的收集证据并向当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我国法律中的强制性的规定。如果是因为著作权所产生的诉讼的案件,那么作品的作者就是提起诉讼的主体,同时可以委托专业的辩护律师来处理案件。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