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逃一定涉及刑事责任了吗

最新修订 | 2024-08-24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5人
专家导读 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网逃一定涉及刑事责任了吗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网逃一定涉及刑事责任了吗

一、网逃一定涉及刑事责任了吗

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刑才确定有罪,所以犯罪嫌疑人被网上通缉的,只是涉嫌刑事犯罪,未被判刑前,不能确定有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第一百五十五条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各级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以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

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发布。

二、通缉的程序

1、只有公安机关有权发布通缉令,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单位、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发布。

人民检察院在自侦案件中,需要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时,经检察长批准,作出通缉决定后,通知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

2、各级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以内。

3、被通缉的对象必须是依法应当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包括已经被捕而在羁押期间逃跑的犯罪嫌疑人。

4、通缉令中应当写明被通缉人的姓名、别名、曾用名、绰号、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出生地户籍所在地、居住地、职业、身份证号码、衣着和体貌特征并附被通缉人照片,可以附指纹及其他物证的照片。

除了必须保密的事项以外,应当写明发案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案情。

5、通缉令发出后,如果发现新的重要情况可以补发通报。

通报必须注明原通缉令的编号和日期。

6、有关公安机关接到通缉令后,应当及时布置查缉。

抓获犯罪嫌疑人后,应当迅速通知通缉令发布机关,并报经抓获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凭通缉令羁押。

原通缉令发布机关应当立即进行核实,依法处理。

7、被通缉的人已经归案、死亡,或者通缉原因已经消失而无通缉必要的,发布通缉令的机关应当立即在原发布范围内通知撤销通缉令。

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所以犯罪嫌疑人被网上追逃,只是涉嫌刑事犯罪,未被法院判刑的,不能确定有刑事责任。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5k字,预估阅读时间9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590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网逃一定涉及刑事责任了吗
一键咨询
  • 138****78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1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5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0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5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6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6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1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68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4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23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4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76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1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1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苏州156****5398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52****460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80****450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网贷不还是否会涉及配偶的责任
网上贷款逾期可能波及配偶权益。我国法律规定,婚姻期间一方为家庭日常所需负债通常被视为共同债务,夫妻双方需共同承担。但如果债务超出日常生活范围,除非能证明用于共同生活、经营或基于共同意愿,否则不属共同债务。债权人需提供证据来确认债务性质。
10w+浏览
债权债务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无证驾驶涉及刑事责任吗?
无证驾驶不一定会涉及刑事责任。如果没有驾照的公民私自开了车且被发现的话,在没有事故和受伤的情况下最多就是被罚款和限制考证,但是一旦出了事故而且有人受伤或者有很大的财产损害就会被定性为是刑事事件,最后可能会有不到三年的刑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我国出台的资产重大重组管理办法,其中着重针对公司借壳上市的行为,避免违规操作修订制定了相应的办法,所以想具体的了解一下,请问资产重组涉及不涉及关联交易?求解!
[律师回复] 企业会计准则所列举关联方交易包括:
(1)购买或销售商品;
(2)购买或销售除商品以外的其他资产;
(3)提供或接受劳务;
(4)担保;
(5)提供资金;
(6)租赁;
(7)代理;
(8)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
(9)许可协议;
(10)代表企业或由企业代表另一方进行债务结算;(11)关键管理人员薪酬。从以上所列举的交易内容可以看出关联交易是指构成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的交易,资源或义务的转移是关联交易的主要特征。通常情况下在资源与义务转移的同时,风险和报酬也相应转移。
  从集团利益出发,关联交易是有利于集团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交易成本。一些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资产重组,改善了经验状况,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还有一些上市公司通过资产剥离和重组,将优良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使上市公司成为集团融资的窗口,从而盘活存量资产。据《联合证券
》与《证券时报》的调查
显示,被调查的上市公司经理中,72.34%承认存在关联交易,66.67%认为上市公司中存在的关联交易是“益大于害”,28.95%认为关联交易有利于资金形成良性循环,26.32%认为有利于重组磨合。
通过上面关于资产重组涉及不涉及关联交易?求解!问题的解答,相信你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能帮到你!
快速解决“公司经营”问题
当前5901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招投标涉及的资金涉及多少,会被判刑
[律师回复]
1、我国工程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已日益完善,《招投标法》第五十三条对串标行为规定了处罚办法;国家工商总局《关于禁止串通招标投标行为的暂行规定》也对串通投标作出了处罚规定;《刑法》也有“串通投标罪”的相关条款,给对串标行为的处置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由于社会上普遍存在有关职能部门查一查,罚点款了事,并且职能部门在调查过程中,由于没有政法部门的强制力,因干扰过大而草草了事,导致部分不良企业屡屡违规。
2、串通投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损害招标人、投标人或者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2)对其他投标人、招标人等投标招标活动的参加人采取威胁、欺骗等非法手段的;(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串通投标,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串通投标的。(4)自然人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5)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本罪的规定处罚。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第二百三十一条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901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商标侵权涉及刑事责任吗
商标侵权涉及刑事责任吗?是有可能涉及刑事责任的。如行为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10w+浏览
知识产权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著作权侵权涉及刑事责任吗?
著作权侵权不一定涉及刑事责任,如果是以盈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他人作品,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等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10w+浏览
知识产权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901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商标侵权是否涉及刑事责任
商标侵权是否涉及刑事责任?是有可能涉及刑事责任的。如行为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你好,我弟弟开我的车超速了肇事逃逸,我想问问机动车肇事逃逸处罚是什么,有没有懂法的人知道怎么处理的?,,
[律师回复] 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
  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情节。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相关知识:
  交通事故责任如何认定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17条、第18条、第19条对交通事故认定办法作了如下规定:
  第十七条 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认定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
  当事人有违章行为,其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有因果关系的,应当负交通事故责任。当事人没有违章行为或者虽有违章行为,但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无因果关系的,不负交通事故责任。
  第十八条 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
  第十九条 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违章行为的一方应当负全部责任,其他方不负交通事故责任。
  两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基本相当的,两方负同等责任。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5901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你好,我弟弟开我的车酒驾了还肇事逃逸,我想问问肇事逃逸罪构成要件是什么,请了解相关知识的人告诉我 ,我不懂
[律师回复] 行为人的交通肇事行为必须达到“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程度,这是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行为人没有造成上述严重后果而逃逸的,则不应认定该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仅能作为治安处罚的从重情节考虑。
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如果行为人没有意识到交通事故的发生而离开现场,则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只能认定其构成一般交通肇事罪。需要强调的是,笔者所说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如果行为人“应当知道” 自己的行为造成交通事故而装作不知道,逃离事故现场的,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逃逸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这是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一个重要因素。
实践中,肇事人逃跑的目的大多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但也有少数人是因为其他目的,如害怕遭到被害人亲友及其他围观群众的殴打而逃跑,这些人往往在逃离现场后,很快通过报告领导或报警等方式,接受法律的处理。显然,这些人的主观恶性要小得多,因此,有必要在认定时加以区分,以保证准确适用法律,做到不枉不纵。当然,行为人出于正当目的逃离现场后,必须及时向有关机关报案,接受法律处理,否则,如果行为人一逃便杳无音信,仍应认定为 “交通肇事后逃逸”。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网逃一定涉及刑事责任了吗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