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二审后的案件,当事人就不能继续上诉了,《刑事诉讼法》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两审终审的意思就是二审的审判结果就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一作出即生效。当事人等不得再提出上诉,人民检察院也不得按照上诉审程序抗诉。若对二审判决有异议的,当事人可申请再审或者申请检察院抗诉,之后按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审理。
二、什么情况下当事人能够申诉?
诉讼法上的申诉,也称为审判监督程序,当事人不服已经生效的判决,有权申请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刑事诉讼法》第241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能够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但是,申请再审是需要条件的,首先是身份符合,申请的人必须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并有下列情况之一:
1、发现新证据。新证据能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
2、发现原来的证据无法定罪量刑。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3、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4、诉讼程序违反法律规定,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5、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如果没有上述的情形之一,一般就不宜提出再审,否则即使提出,法院审查后,也将予以驳回。
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是怎么样的?
1、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及特征
(1)与公民个人直接相关,能够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体特点;或是一经取得、使用即具有专属性。
(2)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公民个人信息承载了公民的个体特征,甚至各项权利。
(3)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以信息所有人请求为前提。
2、非法手段的认定
从窃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应当具备以下特点:
1)是违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实意思表示;
2)是信息获取者无权了解、接触相关公民个人信息;
3)是信息获取的手段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
3、情节严重的认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方可追究刑事责任。利用刑罚手段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实属必要。但刑罚手段有其特殊的适用范围,并非一切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的行为均应受到刑罚处罚。
综合上面所说的,刑事案件已判决是能够向法院提起上诉的,但如果二审已判决完成,那么就不能再上诉,对于法院所判决的结果就需要依法的履行,所以,案件的处理都是有法律依据的,但如果发现判决时执法人员执行有错误是能够提出审判监督的。
通过上述文章中的内容,详细大家已经对二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案已判决不服能够上诉吗?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建议大家可以多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相关的法律知识,才可以在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可以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还有其他需要帮助的法律问题,可以咨询律师给您解答。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