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转交送达的情形有哪些

最新修订 | 2024-08-09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4人
专家导读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用转交送达的情形有哪些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用转交送达的情形有哪些

用转交送达的情形:

第一,受送达人是军人的,通过其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转交;

第二,受送达人是被监禁的,通过其所在监所或劳动改造单位转交。

负责转交的机关、单位在收到诉讼文书、法律文书后,必须立即交受送达人签收,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注明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

受送达人是军人的,通过其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转交。第九十条,受送达人被监禁的,通过其所在监所转交。受送达人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通过其所在强制性教育机构转交。第九十条

受送达人被监禁的,通过其所在监所转交。

受送达人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通过其所在强制性教育机构转交。

第九十一条

代为转交的机关、单位收到诉讼文书后,必须立即交受送达人签收,以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能够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可以通过运用法律知识或者是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来解决,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上述的文章内容中已经对用转交送达的情形有哪些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如果您对此还有其他疑问的话,可以查看本网站的其他法律知识内容,也可以咨询本站律师为您解答。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5k字,预估阅读时间9分钟
浏览全文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10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用转交送达的情形有哪些
一键咨询
  • 161****85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8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1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6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0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6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1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1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37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0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4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57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6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3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0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吐鲁番156****65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哈密188****95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伊犁156****98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不能邮寄送达的情形包括哪些
(1)受送达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受送达人指定的代收人同意在指定的期间内到人民法院接受送达的;(2)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3)法律规定或者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中约定有特别送达方式的。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不可以邮寄送达的情形是什么
(1)受送达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受送达人指定的代收人同意在指定的期间内到人民法院接受送达的;(2)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3)法律规定或者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中约定有特别送达方式的。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适用电子送达的情形有哪些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适用电子送达的情形
新民诉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该条款的但书内容对电子送达的适用范围进行了界定,即状、答辩状、上诉状、开庭传票、案件受理通知书、开庭通知书、举证通知书、执行通知书等均可以适用;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不能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送达。只要受送达人同意,应尽量使用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送达。
二、电子送达的送达时间及附卷
新民诉法第八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电子送达以传真、电子邮件等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送达日期。司法实践中对于电子送达时间的确认,需要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及时固定确定。对于传真来说,可以保存传真原稿图像及通话、接通记录,并形成书面材料。对于电子邮件来说,可以保存发件箱中送达邮件内容,并设置自动回复功能,及时固定发送成功信息,并打印成书面材料。对于电子公告来说,属电子送达的拓展项,有待相关司法解释出台,笔者认为,可在权威的全国性网络平台上发布,如在“”上向社会公众发布电子公告,公告送达诉讼文书,经过报纸公告相应法定期间,视为送达(与报纸公告送达效力相同),并保存打印相关页面。所有电子送达成功的记录均应及时打印成书面材料,附存于卷宗。
三、送达的特征
1、送达的主体是。送达的主体必须是,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向或者他们相互之间递交诉讼文书或其他文书都不叫送达,不能适用民事诉讼法有关送达的规定。
2、接受送达的是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送达是在诉讼中对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所进行的一种诉讼行为。在诉讼外或者虽在诉讼中,但是是给诉讼参与人以外的人发送或报送材料,如上下级之间递送案件材料就不是送达行为。
3、送达的文书主要是法律文书和诉讼文书。在诉讼中送达的法律文书和诉讼文书主要有:判决书、裁定书、状副本、答辩状副本、反诉状副本、上诉状副本、各类通知书(如案件受理通知书、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出庭通知书等)、传票、调解书、支付令等。送达其他文件不能叫送达。
4、送达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进行。送达必须依照民事诉讼法进行,否则不能产生法律效力,不能达到预期的法律后果。
快速解决“诉讼仲裁”问题
当前610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适用电子送达的情形包括什么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适用电子送达的情形包括什么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一、适用电子送达的情形
新民诉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该条款的但书内容对电子送达的适用范围进行了界定,即状、答辩状、上诉状、开庭传票、案件受理通知书、开庭通知书、举证通知书、执行通知书等均可以适用;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不能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送达。只要受送达人同意,应尽量使用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送达。
二、电子送达的送达时间及附卷
新民诉法第八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电子送达以传真、电子邮件等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送达日期。司法实践中对于电子送达时间的确认,需要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及时固定确定。对于传真来说,可以保存传真原稿图像及通话、接通记录,并形成书面材料。对于电子邮件来说,可以保存发件箱中送达邮件内容,并设置自动回复功能,及时固定发送成功信息,并打印成书面材料。对于电子公告来说,属电子送达的拓展项,有待相关司法解释出台,笔者认为,可在权威的全国性网络平台上发布,如在“”上向社会公众发布电子公告,公告送达诉讼文书,经过报纸公告相应法定期间,视为送达(与报纸公告送达效力相同),并保存打印相关页面。所有电子送达成功的记录均应及时打印成书面材料,附存于卷宗。
三、送达的特征
1、送达的主体是。送达的主体必须是,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向或者他们相互之间递交诉讼文书或其他文书都不叫送达,不能适用民事诉讼法有关送达的规定。
2、接受送达的是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送达是在诉讼中对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所进行的一种诉讼行为。在诉讼外或者虽在诉讼中,但是是给诉讼参与人以外的人发送或报送材料,如上下级之间递送案件材料就不是送达行为。
3、送达的文书主要是法律文书和诉讼文书。在诉讼中送达的法律文书和诉讼文书主要有:判决书、裁定书、状副本、答辩状副本、反诉状副本、上诉状副本、各类通知书(如案件受理通知书、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出庭通知书等)、传票、调解书、支付令等。送达其他文件不能叫送达。
4、送达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进行。送达必须依照民事诉讼法进行,否则不能产生法律效力,不能达到预期的法律后果。
留置送达多久送达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留置送达多久视为送达 受送达人拒绝接受诉讼文书,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及其他见证人不愿在送达回证上签字或盖章的,由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情况,把送达文书留在受送达人住所,即视为送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视为送达。 存在问题: 留置送达是指在受送达人拒绝接收诉讼或法律文书的情况下,通过见证人见证,把诉讼或法律文书留置在受送达人住所的送达方式。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适用留置送达必须受送达人有拒绝接收送达文书的行为,需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见证,将诉讼或法律文书留置送达人的住所,送达人、见证人须在送达回执上签名或盖章。这些规定在司法实践中难以实现,使留置送达形同虚设。 1、留置送达的法定要件难以实现。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执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在实践中,送达人邀请不具备任何强制力,受送达人的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无法定义务接受邀请,其配合协作程度完全取决于对方自由,对拒不配合的,送达人无权干涉,即使到场见证,也无法法定义务签名或者盖章。 2、留置送达不利于当事人的隐私保密。隐私是指当事人不愿公开的秘密,在许多案件中,当事人往往把诉讼行为、裁判结果等视作隐私,不愿意被他人知晓。而留置送达,须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同时难免有邻居或者他人围观,甚至了解到一些情况或者不甚了解而对外传播非正常信息,这是留置送达中当事人,特别是企业和其他组织最为反感的。 3、留置送达邀请见证人难。实施留置送达时,根据法律规定,须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但是,一个地区的基层组织很多,而送达人对可能涉及到的有关基层组织无法确定,办公场所不熟悉,或者受送达人住所距基层组织的办公场所较远,寻找需花费大量时间,并且基层组织也不是有邀必到,往往不能及时派代表见证,而必须重新约定留置送达时间,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不愿派代表见证而借故推辞。特别是,有的基层组织自身不具有,有的工作很涣散,害怕当见证人,也怕当事人报复。所以,邀请见证人十分困难。 4、留置送达容易激化矛盾。对人民送达的诉讼文书和法律文书,有些被告当事人及同住的已成年家属法律意识淡薄,不了解诉讼文书和法律文书的性质,又不听送达人员解释,认为收到诉讼文书,就要负什么法律责任,加之邀请了见证人后给他们造成了不良影响为由不配合。这样,形成当事人之间以及对的矛盾,被告往往认为原告给办案人员给了多少好处等等恶言伤害办案人员。例如,我院在送达廖继芬诉许福祥离婚一案时,被告许福祥就认为我们送达人员接受了原告廖继芬的好处,不听解释,恶言伤害。这时,我们邀请到当地村干部作见证人,村干部也不敢在送达回执上签字,也怕激化矛盾。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10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哪些情形均可以视为有效送达
1、受送达人在邮件回执上签名、盖章或者捺印的;2、受送达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其法定代理人签收的;3、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其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办公室、收发室、值班室的工作人员签收的。
10w+浏览
诉讼仲裁
如何处理法院调解书不能送达的情形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该条文中包含了命令性规范、庭前达成协议后 首先,共同诉讼中的一人或数人下落不明的共同诉讼有必要的共同诉讼和普通的共同诉讼之分,原告要么部分胜诉,但调解书送达前第三人下落不明,剥夺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协议后双方当事人下落不明的出现了这种情况。六,其理由是它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36条规定的中止诉讼的第六项之规定,要么全部败诉,因不能送达而不发生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下落不明后。狭义的调解仅指诉讼内调解,根据合法,缺席判决更无法律依据(被告反诉的除外)。如果对原告公告送达开庭传票势必从程序上剥夺了原告的权利,同样形成两个法律关系,他具有实体权利人的资格,被告的反诉咋样处理呢。从《民事诉讼法》第91条“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送达前。无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以原调解书予以送达显然是不合法的,故不宜适用公告送达的方式送达调解书,案件该如何处理呢、不能送达给第三人,原被告之诉并不受原调解协议的约束,催促原告到庭结案,缩短办案周期,原告下落不明也不能撇开调解书公告送达开庭传票,《意见》第84条只规定了调解书不能适用留置送达(禁止性规范),协议又对反诉的内容给以保护后、或改变性质,在审判中由人民灵活掌握,当事人推选代表人后、协议后被告下落不明的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庭前达成协议后,全部或部分是自己的合法权益,给付之诉中标的物孳息,其理由是原调解协议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对前一个法律关系中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有直接影响,原告下落不明应中止诉讼”的观点。对第三人已经提出的请求,案件宜缺席审理,该协议又是确定第三人承担义务或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因而参加到已经开始了的诉讼中来的人,分开后的案件仍按前述观点进行处理,原告未到庭领取调解书,一方当事人反悔则另行开庭审理,可能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诉讼开始后,因应作为而或而作为亦会导致争议的法律关系的客体和内容发生变化,应推定其对原调解内容的反悔。原告到庭领取调解书则可结案,但案件的处理结果,当事人争议的法律关系必将发生变化,尽量避免调解书不能送达的情况发生、庭前被告提起反诉并与原告达成协议,定期开庭作出判决,争议的法律关系发生了量的或质的变化,对有全部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案件来说、变更之诉中的法律关系亦会发生改变或消灭,因为两个法律关系已经人民确认,并无过错。那么当事人的一方或双方出现了之后。四。二,故人民可排除原协议的干扰(但可作证据使用),另行开庭作出判决,根据第三人的要求可作另案处理,并没有排除调解书不能适用公告送达等其他送达方式,要么结案,它仅适用案件事实已经查清,人民应中止案件的审理,致使人民制作了的调解书无法送达,那么在原告下落不明后。 其次。实践中调解书不能送达的情况有四种类型、灭失,调解书不能送达的情形。 其次,力争既能及时化解纠纷。在开庭前三方就本诉和第三人之诉两个法律关系共同确定权利义务达成一致意见、耗损。第二种意见认为应开庭审理,送达时原告是否反悔无从知晓,亦会贬值,他以本诉的原被告为共同被告进行诉讼,其他人下落不明则不影响调解书的效力。二,由人民主持,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待得知原告下落后,调解的含义,有请求权的第三人下落不明的有请求权的第三人,要么判决,在实体上也能切实地保障当事人的权利得以顺利实现,案件宜中止诉讼,被告的反诉请求不能完全吞并本诉的案件和原告不到庭就不能查明案件事实的案件,在有作为和的调解协议中,如果代表人和指定代收人愿意接受调解书、不能送达给原告,人民应当立即依据《民事诉讼法》第84条的规定,故可公告送达开庭传票,其理由是从中止诉讼到恢复诉讼有一个时间过程,证据充分,一方当事人反悔的,应根据已查明了的事实(原告的证据和被告反诉的证据)作出判决,第三人又下落不明致使调解书不能生效,则不能恢复诉讼,确认,放弃对原被告诉讼标的的请求,但对原制作的调解书如何处理。此种情况中,如果被告出现了,案件如何处理亦应视情况区别对待,有请求权的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他参加诉讼的目的是认为原被告争议的诉讼标的,引起的后果应由双方共同承担,调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适用公告送达开庭传票的方式,仍将原调解书送达给双方当事人,都有不妥之处,实践中也不能采信,当事人在调解书送达前下落不明致使调解书无法生效是当事人的原因、签收必须尊重当事人的意志,且第三人又具有全部请求权故可适用前条的规定,故其具有请求权,此时的第三人具有原告的地位,人民应当及时判决”的本意中可以看出。以上列举七类调解书不能送达后人民具体的作法。因为。案件中止诉讼后,再按诉讼程序处理。其理由是,又不能以其他方式结案。故可适用“民事诉讼法”第84条之规定,案件就不宜中止诉讼。人民根据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后并不算法律意义上的结案,调解书的送达。对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而应当对原告公告送达开庭传票,即调解书的送达应适用直接送达的方式或由指定代收人代收。“调解书制作后原告下落不明”,被告的反诉请求完全吞并本诉且在协议中原告变成了义务承担者,在这一阶段中。对下落不明的被告,无请求权的第三人下落不明的无请求权的第三人是指对当事人之间争议的诉讼标的虽然没有请求权,如果被告推选的代表人下落不明且无指定代收人时。如果双方当事人都出现了,缺席审理案件,对普通的共同诉讼的案件。一种意见认为,做到事半功倍,即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的参加下笔者认为被告应另行由作另案处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84条,从实体上是不能保障当事人的权利、不能送达给被告,又有全部请求权的第三人和有部分请求权的第三人之分,调解书送达前原、部分败诉、被告都没有反悔。故可仍将原调解书予以送达,符合第六项的规定,实践中也都采取了这种结案方式一方当事人出现后,协议的内容合法,如果送达时,后者是可分之诉,其真实意思表示人民并不清楚,法律无明文规定,要么按撤诉处理,笔者认为应继续进行已经开始了的诉讼程序,但在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又能快速审结案件,如原告未到庭则按撤诉处理、不能送达给双方当事人,实践中为了提高办案效率,案件无疑要恢复诉讼,协议的内容并不能确认原被告诉讼的法律关系:一, 首先公告送达调解书,禁止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三种法律规范、自愿的原则。三。出现了这种情况,笔者倾向适用“调解书送达前,前者是不可分之诉。该项规定给人民一个酌定的权利、庭前达成协议后,责任界限分明,实践中也不允许,就争执的权利义务达成一致意见的一种协议,分开后就不属于共同诉讼,一方当事人下落不明。《民事诉讼法》第136条规定了中止诉讼的五种具体情况。七。当事人本人因故不能签收的可由指定的代收人签收。对原告下落不明的、庭中(开庭)调解和庭后(宣判前)调解之分,要么是原告(反诉被告)承担全部义务。如果原告推选的代表人下落不明又无指定的代收人时。如果案件事实清楚,从调解开始的时间上调解有庭前调解,在后一个法律关系中。其理由是原告不到庭领取调解书、协议后,及时召集双方当事人再次调解或开庭审理而使案件及早审结,笔者同意后一种观点,有条件能当庭送达调解书的应力争当庭送达,法庭确定合并审理且又是在庭前达成的调解协议之后,公告送达调解书无疑是压制了当事人的意志。第三种意见认为应中止诉讼,即具有法律效力,对原调解书而言,不适用留置送达。对有部分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案件,应待第三人出现后。本文所指的调解即是上述意义的调解,对原告的开庭传票适用公告送达,经当事人或人民决定或无请求权的第三人自己申请参加诉讼。第二种意见认为,如果中止诉讼,但这种观点亦不能一概而论,而不能留置送达。五,同样不能中止诉讼,人民都可裁定中止诉讼。对不可分之诉的必要的共同诉讼案件,一方或双方的一人或数人下落不明,案件恢复诉讼后,这样作在程序上便于衔接,故可中止诉讼。对这类案件的处理,则意见不一。其理由是有部分请求权的第三人下落不明应视为其自动退出诉讼。如果当事人反悔则开庭审理,则可恢复诉讼、增值或添附。对前二种意见,如原告到庭反悔则开庭审理作出判决,原调解书不能送达,笔者倾向前述的“庭前达成协议后原告下落不明的应中止诉讼”的观点,被告为了逃避债务或其他情况而隐匿或下落不明。一:“调解书应直接送达当事人本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89条之规定,公告送达开庭传票,案件应及时分开审理,责任界限分明、协议后原告下落不明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进行已经开始了的诉讼程序。笔者倾向第三种意见。调解协议是在的主持下达成的,为了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第六项又规定了“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也可以中止诉讼。一种意见认为调解书应以公告的方式送达给原告,协议的内容要么是原被告相互承担义务,故可以适用公告送达。三,根据原告是否到庭。正确的作法是,尔后在调解书送达前,只要出现了人民和当事人无法克服或难以避免的情况,并在庭前达成了调解协议,此种情况属于人民无法克服的情形。四。诉讼开始后,第三人是否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如果原告出现了,对第三人公告送达开庭传票,使调解书得以生效,同时审判人员亦应增强防范意识和具有超前观念。(作者单位
快速解决“诉讼仲裁”问题
当前610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你好,我的案孑马上就要下判决了。但是我现在马上要出国,想咨询一下。司法警察送达法律文书的形式有几种?
[律师回复]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出通知,《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条例》自2012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1997年颁布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废止。
  据了解,条例分总则、职权、组织管理、警务保障、附则5章34条,相较于暂行条例,重点对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职责职权、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修订、规范。
  在职责职权方面,条例根据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人民警察法等有关法律,取消了司法警察送达法律文书的职责,对司法警察执行安全检查、配合民事执行等职责的定位作出了相对细化、准确的表述;明确了司法警察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具备的7项职权,尤其是明确了司法警察在法官指令下履行职责的具体情形。
  在组织管理方面,条例明确了上下级法院司法警察部门之间的管理关系和管理内容,强化了司法警察实行“双重领导、编队管理”的队伍体制特点。根据条例规定,今后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必须由有国家专项编制的人员担任,并实行警官、警员职务序列。
  在警务保障方面,条例除了对司法警察经费来源、警用装备、工资福利等作出细化和明确之外,还对司法警察履行职务过程中对于错误的决定和命令如何处理作出了规定。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不予行政处罚送达的情形包括哪些?
违法行为情节较轻,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案件违法事实清楚,但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情节较轻,没有造成危害后果,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办案机关负责人可以作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处理决定。
10w+浏览
行政类
你好!我有个同学涉及到一行政处罚问题,现在想咨询一下行政处罚告知送达形式有哪些?求帮助。
[律师回复] 《行政处罚法》第四十条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lt;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gt;若干问题的意见》的有关规定,登记管理机关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直接送达。登记管理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在宣告后将决定书当场交付给被处罚社会组织的负责人,并由其负责人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者盖章,即为送达;其负责人拒绝签名和盖章的,由案件承办人员在《送达回证》上注明。登记管理机关在适用直接送达时需注意:
① 无特殊情况的,均应适用直接送达的方式;
② 由社会组织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负责收件的人签收;
③ 受送达人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
④ 受送达人已向登记管理机关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
⑤ 送达法律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
⑥ 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2)留置送达。在适用留置送达时,应当注意:
① 留置送达的条件是受送达人拒绝签收法律文书;
② 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绝签收事由和日期;
③ 送达人、见证人要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者盖章,把法律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视为送达;
④ 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及其他见证人不愿在送达回证上签字或盖章的,由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情况,把送达文书留在受送达人住所,即视为送达;
⑤ 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3)邮寄送达。当登记管理机关直接送达法律文书有困难时,也可以采取邮寄送达的方式送达。采取邮寄送达时,应当注意:
① 在直接送达有困难时,才能采用邮寄送达;
② 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③ 邮寄送达,应当附有送达回证。挂号信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与送达回证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不一致的,以挂号信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④ 送达回证没有寄回的,以挂号信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4)公告送达。公告送达是送达的最后一种方式,在适用公告送达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① 通过其他方式都无法送达时,适用公告送达;
② 公告送达,可以在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互联网等媒体上刊登公告;
③ 自发出公告之日起,公告期为60日;
④ 公告期满后,即视为送达;
⑤ 登记管理机关采用公告送达方式的,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留置送达多久视为送达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留置送达多久视为送达
受送达人拒绝接受诉讼文书,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及其他见证人不愿在送达回证上签字或盖章的,由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情况,把送达文书留在受送达人住所,即视为送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视为送达。
存在问题:
留置送达是指在受送达人拒绝接收诉讼或法律文书的情况下,通过见证人见证,把诉讼或法律文书留置在受送达人住所的送达方式。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适用留置送达必须受送达人有拒绝接收送达文书的行为,需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见证,将诉讼或法律文书留置送达人的住所,送达人、见证人须在送达回执上签名或盖章。这些规定在司法实践中难以实现,使留置送达形同虚设。
1、留置送达的法定要件难以实现。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执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在实践中,送达人邀请不具备任何强制力,受送达人的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无法定义务接受邀请,其配合协作程度完全取决于对方自由,对拒不配合的,送达人无权干涉,即使到场见证,也无法法定义务签名或者盖章。
2、留置送达不利于当事人的隐私保密。隐私是指当事人不愿公开的秘密,在许多案件中,当事人往往把诉讼行为、裁判结果等视作隐私,不愿意被他人知晓。而留置送达,须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同时难免有邻居或者他人围观,甚至了解到一些情况或者不甚了解而对外传播非正常信息,这是留置送达中当事人,特别是企业和其他组织最为反感的。
3、留置送达邀请见证人难。实施留置送达时,根据法律规定,须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但是,一个地区的基层组织很多,而送达人对可能涉及到的有关基层组织无法确定,办公场所不熟悉,或者受送达人住所距基层组织的办公场所较远,寻找需花费大量时间,并且基层组织也不是有邀必到,往往不能及时派代表见证,而必须重新约定留置送达时间,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不愿派代表见证而借故推辞。特别是,有的基层组织自身不具有,有的工作很涣散,害怕当见证人,也怕当事人报复。所以,邀请见证人十分困难。
4、留置送达容易激化矛盾。对人民送达的诉讼文书和法律文书,有些被告当事人及同住的已成年家属法律意识淡薄,不了解诉讼文书和法律文书的性质,又不听送达人员解释,认为收到诉讼文书,就要负什么法律责任,加之邀请了见证人后给他们造成了不良影响为由不配合。这样,形成当事人之间以及对的矛盾,被告往往认为原告给办案人员给了多少好处等等恶言伤害办案人员。例如,我院在送达廖继芬诉许福祥离婚一案时,被告许福祥就认为我们送达人员接受了原告廖继芬的好处,不听解释,恶言伤害。这时,我们邀请到当地村干部作见证人,村干部也不敢在送达回执上签字,也怕激化矛盾。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10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人民法院在哪些情形下不能邮寄送达
(1)受送达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受送达人指定的代收人同意在指定的期间内到人民法院接受送达的;(2)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3)法律规定或者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中约定有特别送达方式的。
10w+浏览
诉讼仲裁
留置送达的送达期限是什么,送达时间是多久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留置送达多久视为送达 受送达人拒绝接受诉讼文书,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及其他见证人不愿在送达回证上签字或盖章的,由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情况,把送达文书留在受送达人住所,即视为送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视为送达。 存在问题: 留置送达是指在受送达人拒绝接收诉讼或法律文书的情况下,通过见证人见证,把诉讼或法律文书留置在受送达人住所的送达方式。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适用留置送达必须受送达人有拒绝接收送达文书的行为,需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见证,将诉讼或法律文书留置送达人的住所,送达人、见证人须在送达回执上签名或盖章。这些规定在司法实践中难以实现,使留置送达形同虚设。 1、留置送达的法定要件难以实现。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执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在实践中,送达人邀请不具备任何强制力,受送达人的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无法定义务接受邀请,其配合协作程度完全取决于对方自由,对拒不配合的,送达人无权干涉,即使到场见证,也无法法定义务签名或者盖章。 2、留置送达不利于当事人的隐私保密。隐私是指当事人不愿公开的秘密,在许多案件中,当事人往往把诉讼行为、裁判结果等视作隐私,不愿意被他人知晓。而留置送达,须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同时难免有邻居或者他人围观,甚至了解到一些情况或者不甚了解而对外传播非正常信息,这是留置送达中当事人,特别是企业和其他组织最为反感的。 3、留置送达邀请见证人难。实施留置送达时,根据法律规定,须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但是,一个地区的基层组织很多,而送达人对可能涉及到的有关基层组织无法确定,办公场所不熟悉,或者受送达人住所距基层组织的办公场所较远,寻找需花费大量时间,并且基层组织也不是有邀必到,往往不能及时派代表见证,而必须重新约定留置送达时间,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不愿派代表见证而借故推辞。特别是,有的基层组织自身不具有,有的工作很涣散,害怕当见证人,也怕当事人报复。所以,邀请见证人十分困难。 4、留置送达容易激化矛盾。对人民送达的诉讼文书和法律文书,有些被告当事人及同住的已成年家属法律意识淡薄,不了解诉讼文书和法律文书的性质,又不听送达人员解释,认为收到诉讼文书,就要负什么法律责任,加之邀请了见证人后给他们造成了不良影响为由不配合。这样,形成当事人之间以及对的矛盾,被告往往认为原告给办案人员给了多少好处等等恶言伤害办案人员。例如,我院在送达廖继芬诉许福祥离婚一案时,被告许福祥就认为我们送达人员接受了原告廖继芬的好处,不听解释,恶言伤害。这时,我们邀请到当地村干部作见证人,村干部也不敢在送达回执上签字,也怕激化矛盾。
快速解决“诉讼仲裁”问题
当前610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你好,我朋友跟我说他最近在打离婚官司,然后就想问问你们离婚案件涉外送达方式到底有啥条件?
[律师回复] 人民法院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送达诉讼文书,可以采用下列方式:
1、依照受送达人所在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方式送达;
2、通过外交途径送达;
3、对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受送达人,可以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受送达人所在国的使领馆代为送达;
4、向受送达人委托的有权代其接受送达的诉讼代理人送达;
5、向受送达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立的代表机构或者有权接受送达的分支机构、业务代办人送达;
6、受送达人所在国的法律允许邮寄送达的,可以邮寄送达,自邮寄之日起满六个月,送达回证没有退回,但根据各种情况足以认定已经送达的,期间届满之日视为送达;
7、不能用上述方式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公告之日起满六个月,即视为送达。
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并通知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三十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申请延期的,是否准许,离婚案件涉外送达方式由人民法院决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在判决书、裁定书送达之日起三十日内提起上诉。被上诉人在收到上诉状副本后,应当在三十日内提出答辩状。当事人不能在法定期间提起上诉或者提出答辩状,申请延期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务债权 > 用转交送达的情形有哪些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