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通过委托代理人的方式来进行会见。单位犯罪起诉的法人不一定是当事人,代表被告单位出庭的诉讼代表人,应当是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被指控为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应当由单位的其他负责人作为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出庭。
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与被指控为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同一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要求人民检察院另行确定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出庭。
一般单位犯罪单罚制罚单位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
刑法对单位犯罪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采取两罚制。
在两罚制中,对单位是判处罚金,判处罚金采取无限额罚金制,即对罚金的数额未作规定。
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单位犯罪只处罚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并不会对单位处以罚金刑。
二、单位犯罪的规定是什么?
单位犯罪案件中,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应当是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被指控为单位犯罪直接责任人员或者因客观原因无法出庭的,应当由被告单位委托其他负责人或者职工作为诉讼代表人。但是,有关人员被指控为单位犯罪直接责任人员或者知道案件情况、负有作证义务的除外。
依据前款规定难以确定诉讼代表人的,可以由被告单位委托律师等单位以外的人员作为诉讼代表人。
诉讼代表人不得同时担任被告单位或者被指控为单位犯罪直接责任人员的有关人员的辩护人。
三、法定代表人什么情况下要承担刑事责任
法定代表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形主要源于单位犯罪。而在我国刑法中部分单位犯罪均明确规定追究单位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而在我国刑法中部分单位犯罪均明确规定追究单位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这里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经常与法定代表人是重合的。所以在发生以上单位犯罪时,法定代表人将要面临承担刑事责任的风险。
没有被告居住证明还是可以立案的,只要有被告的身份证就行。民事诉讼立案标准如下: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应该有当事人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组织机构代码、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单位法人判刑单位如何会见,这个问题在上述文章当中已经给出了非常明确的解答。在判刑的情况之下,有会见的话,那么是可以委托律师来进行会见的。希望本篇文章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律图网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