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到底啦~
还有疑问,建议直接问律师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形态。那么,犯罪组织者的犯罪中止如何认定?
犯罪中止应当满足的条件:
时间性:在犯罪过程中;指从犯罪预备开始到犯罪既遂以前的全过程,包括预备阶段的中止和实行阶段的中止。
自动性: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客观有效性:应当有客观的放弃犯罪或者阻止结果发生的实际行动,并有效地阻止犯罪结果发生。
在共同犯罪中,成立犯罪中止应当满足的条件:必须具备有效性。共同犯罪中的部分共犯人退出或者放弃犯罪的,可以成立中止。但还必须具备“有效性”,即有效地阻止共同犯罪结果发生或者有效地消除自己先前参与行为对共同犯罪的作用。
而针对犯罪的组织者,一般情况下都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因此往往要有效地阻止共同犯罪结果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根据上述文章中的内容,相信已经解答了怎么认定组织犯中犯罪中止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要多了解学习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有法律问题时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才可以更好的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还有相关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律师,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律图网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