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过申请强制执行期限怎么办
超过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来处理:
(1)对方在规定的时间内拒绝执行,那么是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
(2)对方拒绝执行,但是已经超过了执行期限,那么这个时候法院就不再受理了。
二、强制执行的流程是怎样的
(1)审查立案。人民法院在接到申请执行书及有关法律文书后,应审查该申请执行是否合法适当,有关法律文书是否齐备,内容是否等等。
(2)通知履行。人民法院决定对义务人强制执行时,应当先行通知义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自动履行法定义务,否则将强制执行。
(3)准备强制执行。填写行政强制执行证;确定强制执行的计划和方案;需要协助执行的,应书面通知有义务协助的单位和个人。
(4)实行强制执行。应当表明身份,出示执法证件和执行根据;执行结束后,应将执行情况书面通知申请执行的机关
三、申请强制执行应向人民法院提交哪些文件和证件
1、申请执行书。
(1)申请执行书中应当写明申请执行的理由、事项、执行标的,以及申请执行人所了解的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
(2)申请执行人写申请执行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提出申请。
(3)人民法院接待人员对口头申请应当制作笔录,由申请执行人签字或盖章。
2、生效法律文书副本。
3、申请执行人的身份证明。
(1)公民个人申请的,应当出示居民身份证;
(2)法人申请的,应当提交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
(3)其他组织申请的,应当提交营业执照副本和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
4、继承人或权利承受人申请执行的,应当提交继承或承受权利的证明文件。
5、申请执行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有仲裁条款的合同书或仲裁协议书。
申请执行国外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的,应当提交经我国驻外使领馆认证或我国公证机关公证的仲裁裁决书中文本。
6、申请执行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申请执行。委托代理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经委托人签字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写明委托事项和代理人的权限。
7、其他应当提交的文件或证件。
委托代理人代为放弃、变更民事权利,或代为进行执行和解,或代为收取执行款项的,应当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
四、强制执行申请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1、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被撤销、解散、宣告破产以及合并、分立等情况。在执行过程 ,如果作为申请执行人或被申请执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应当中止执行程序的进行,以等待他的权利义务承担人承担权利或者义务。
2、人民法院认定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上述四项规定以外的其他情况,如被执行人突然失踪,或突然出现了某种不可抗拒的事由,使执行程序暂时不能继续进行,人民法院均可依法裁定执行中止。
3、申请执行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以后,权利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开始后,权利人也有权要求延期执行。申请执行和申请延期执行都是他的权利。因此,在执行过程中,申请执行人表示可以延期 执行并且向人民法院正式提出,而延期执行又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中止执行。
4、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案外人对执行的财产提出了确有理由的异议,就意味着作为执行根据的法律文书可能有错误。对案外人的异议在审结以前应当中止执行程序,本案能否继续执行取决于人民法院对案外人异议的审查结果。
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需要到一审的法院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的证明材料,法院受理后一般需要五至六个月的时间才会终结。如果当事人超过了申请强制执行的失效期,法院将不会受理。如果您还需要咨询与超过申请强制执行期限怎么办相关的其他问题,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