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合同的期限
一般有3种,分别是:
1、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它是指订立劳动合同时约定了一定的期限、期限届满,劳动法律关系即行终止。
这种合同适用范围广,应变能力强,可以根据生产需要和工作岗位的不同要求来确定合同期限。
2、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这种合同一般适用于从事技术性较强、需要持续进行工作的岗位。
订立这种合同的职工一般可以长期在一个单位或部门从事生产(工作),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不等于一成不变,如果出现符合法律、法规或者双方约定的条件,也可变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3、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它是指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把完成某项工作的时间约定为合同终止而达成的协议。
它与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区别是约定合同终止条件,而不是约定确定的期限。
二、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是多久?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当事人能够证明在申请仲裁期间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申请仲裁期间中断:
1、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
2、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
3、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
申请仲裁期间中断的,从对方当事人明确拒绝履行义务,或者有关部门作出处理决定或明确表示不予处理时起,申请仲裁期间重新计算。
综合上面所说的,申请劳动仲裁是属于劳动者所拥有的权利,只要无故的辞退本人就可以要求经济补偿的,在申请时就需要按法律所规定的流程来,只有确定用人单位是属于过错方,那么自己的权益才可以受到保护,经济补偿是会按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和实际收入来进行确定的。
在上面的文章内容中,我们已经解答了关于劳动合同的期限的问题,相信大家已经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了。如果本篇文章还没有完整解答您的问题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可以在线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