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和要求
(1)、除试用期内发现不符合录用条件而解除劳动合同外,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要求解除劳动合同都必须提前一个月通知对方,方可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
(2)、企业提出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合同,应当征求本企业工会组织的意见;
(3)、解除劳动合同,企业应当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4)、解除劳动合同时,除因被辞退或除名、开除、劳动教养以及被判刑而解除劳动合同
的外,企业应当按照工人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发给本人标准工资一定比例的生活补助费;
(5)、根据解除劳动合同的不同情况,分别按有关规定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和填写职工《劳动手册》,交由本人办理待业登记手续。
解除劳动合同是指当事人双方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提前终止就存在着赔偿问题,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之后会存在一种协议,双方都有履行这个协议的义务。
在日常生活中,具备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并不意味着当事人便可擅自解除合同或者不辞而别,解除劳动合同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还要按照法定的程序和要求履行有关手续解除劳动合同一般有两种情况,分别是法定解除和协商解除,此时我们是一定要及时注意相关的规定。
二、不服劳动仲裁裁决如何办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1、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3、违反法定程序的;
4、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5、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6、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根据第五十条规定: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如果你仅对实体不服的话,必须把握15天时效,及时起诉。若程序、实体都不服,应同时提起申请和起诉。
根据规定,劳动仲裁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在15日内起诉的,裁决书则不产生法律效力。由此看出,仲裁裁决书与仲裁调解书的生效时间是不同的。《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8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签收的时间就是调解书开始生效的时间。因此,劳动仲裁后,在规定时间内签收后,双方没产生其他异议的,即可以发生法律效力。
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知道,如果遇到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和要求的问题我们应该知道怎样去处理了。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对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更好的通过法律去解决。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按钮”咨询专业律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