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诈骗50万判刑几年
1、诈骗50万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关键看具体的犯罪情节。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对诈骗罪量刑标准进行了补充: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人诈骗公私财物五十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本罪在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且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在骗取他人的财物,但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积极追求犯罪结果的发生。本罪的犯罪动机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行为人主观上没有上述诈骗故意,只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所欠债务无法偿还的,不能以诈骗罪论处。构成诈骗罪的行为人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既包括行为人意图本人对非法所得的占有,也包括意图为法人、单位或第三人对非法所得的占有。
二、如何正确认定诈骗罪
(一)罪与非罪
借款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帐,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仍属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罪。
《刑法》其余各章节分别规定了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金融票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有价证券诈骗罪、保险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等。这些诈骗犯罪与本罪在主观方面和客观表现方面均相同,但在主体、犯罪手段、主体要件与对象上均有差别,较易区分。
三、诈骗罪从严惩处的情形有哪些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
1、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2、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3、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4、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5、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四、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3)、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五、诈骗罪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2、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3、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4、诈骗罪共同犯罪的主体是两个以上达到了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的人。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关于个人诈骗50万判刑几年本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构成诈骗罪根据诈骗数额的大小判定刑罚标准,数额越大判定的量刑越重,个人诈骗50万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形,判定的量刑也最重,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果您还需要咨询相关的其他问题,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