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层面上,监外执行与缓刑相比之下,前者具有更强的严厉性。
这主要源于缓刑的适用条件为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犯罪分子,同时其情节相对轻微,并且经过评估符合社区矫正的标准且没有任何危害社会安全的风险;
然而,监外执行的适用范围则涵盖了从轻到重各种程度的罪行,而不仅仅是犯罪性质较为轻微的案例。
更为重要的是,当导致监外执行的缘由消除以后,若刑期尚未执行完毕,罪犯将会立刻被重新投入监狱服刑;而对于缓刑来说,并不存在此类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二、缓刑和监外执行有什么不同
缓刑和监外执行的不同:
1、适用范围不同:监外执行适用于有期徒刑和拘役,缓刑适用的范围则小于监外执行;
2、适用条件不同;
3、收监的条件不同,适用监外执行的条件一经消失,就要收监,而缓刑只有在考验期限内再犯新罪或者被发现漏罪,或者违反法律、法规或者有关规定的,才能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刑罚。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五条
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缓刑和监外执行哪个严重”,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