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代表与法定代表人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概念内涵来看,法人代表通常是指依据法人内部规章制度中确定的特定职位,或是由法定代表人委派来代行法人外部事务中民事权利及义务之人,这并非是一种独立的法律术语。
然而,法定代表人乃是一种明确的法律定义,它特指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法人组织章程所确立,代表法人行驶职权的主要负责人,即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若无正职,则由主持日常工作的副职负责人担任法定代表人;
若无董事长,则需经过董事会授权的负责人方可成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其次,从产生方式来看,法人代表是基于法定代表人的授权而产生的,若无法定代表人的授权,便无法产生法人代表。
相反地,法定代表人则是依法由上级部门任命,或者由企业权力机构按照法定程序选举产生。
再者,从人员构成上看,作为民事权利主体的法人,其法人代表可以有多位,但法人仅有一名法定代表人能够独立行使法人职权。
最后,从权限角度看,法人代表在对外行使权力时必须受限于法定代表人的授权范围,他只能在法定代表人授权的职责范围内代表法人开展活动,其行为并不等同于法人自身的行动,而是对法人产生直接的法律效力;
而法定代表人则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直接代表法人对外行使职权。
此外,在变更法律程序上,法人代表的变更并无固定的程序要求,无需进行登记;
而法定代表人则属于法人应当登记的事项之一,这是法律规定的必经程序,如有变更,应及时办理变更法定代表人登记手续。
《公司法》第十条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
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公司法》第十三条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
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二、法人代表和法人含义是一样的吗
法人和法人代表是不一样的。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而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且必须为自然人。
《民法典》第五十七条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第六十一条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
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法人代表和法定代表人有何区别”,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