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资诈骗罪的业务员要抓吗
对于涉及非法集资诈骗活动的业务员,其行为性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通常而言,这类涉案人员都将面临相应的惩处。
在刑法理论中,对非法集资员工性质的判定主要基于“帮助犯”的概念考虑。
在这方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部曾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规定,如果有人为他人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资金提供协助,并从中获取代理费、好处费、返点费、佣金、提成等费用,那么他们就构成了非法集资的共同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然而,如果这些人能够及时地退还所收取的上述费用,则可以依法减轻其刑罚;
若情节较轻者,甚至有可能获得免予处罚的待遇;
而对于那些情节极其轻微且危害程度不大的情况,则可不作为犯罪处理。
《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
以非法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实施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所列行为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九十二条
以集资诈骗罪罪处罚。
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具賄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为'以非法为目的”:
(一)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二)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三)携带集资款逃匿的;
.
(五)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的;
.
(六)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的;
(七)拒不交代资金向,逃避返还资金的;
(八)其他可以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
二、集资诈骗罪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集资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一、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只要集资诈骗行为存在上述情形之一的,警方就会立案处理。
所谓集资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的行为。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集资诈骗罪的业务员要抓吗”,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