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定未成年人侮辱罪

最新修订 | 2024-06-06
浏览10w+
刘斌律师
刘斌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83人
专家导读 对于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若触犯侮辱罪,应依法给予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等刑事处罚。若未满十六周岁,将责令其父母或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并视情况考虑政府收容教养。对于十四至十八岁的未成年人,应从轻或减轻刑罚。
怎样判定未成年人侮辱罪

一、怎样判定未成年人侮辱罪

对于未成年人触犯侮辱罪行的情况,若已经年满十六周岁,那么应依照法律规定,予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刑事处罚措施;

倘若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犯有此罪,将责令其父母或者监护人对其实施家庭教育,并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政府收容教养。

而对于十四岁至十八岁之间的未成年人实施此类犯罪行为,按照法律规定应从轻或者减轻刑罚

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二、怎样判定遗嘱真假及是否有效

合法有效遗嘱必须具备以下实质要件:

1、有立遗嘱的能力;

2、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

3、遗嘱处分的遗产只能是个人合法所有的财产;

4、遗嘱中不得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继承权

5、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怎样判定未成年人侮辱罪”,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4.1k字,预估阅读时间14分钟
浏览全文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53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怎样判定未成年人侮辱罪
一键咨询
  •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4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2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0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2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0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5****03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1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8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7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6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4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0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70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8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1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吐鲁番156****65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哈密188****95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伊犁156****98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未成年侮辱罪怎么判
未成年人犯侮辱罪的,已满十六周岁的,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六周岁的,犯侮辱罪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未成年侮辱罪怎么处罚
在处理未成年人侮辱罪的案件时,需注意:若犯罪者已满16周岁但未满18周岁,应根据规定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基础上,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若犯罪者未满16周岁,则不承担刑事责任,不面临判刑。
10w+浏览
损害赔偿
侮辱他人,侮辱他人,侮辱他人违法吗
[律师回复] 解答如下, 名誉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维护自己名誉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所谓名誉是对特定民事主体的品德、才干、信誉、商誉、资历、声望、形象等方面的社会性评价。要准确判断他人是否对自己的名誉构成了侵权,您需要了解以下知识:
1.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方式包括侮辱和诽谤。侮辱,即通过文字、语言、公然辱骂、羞辱他人;诽谤,即故意散布虚假事实贬损他人名誉。
2.造成他人社会评价降低,这是名誉侵权的结果要件,必须存在这一损害后果。因此,只有导致这种评价降低,才构成侵害名誉权。
3.是否造成他人社会评价降低的判断标准,只要针对他人的诽谤和侮辱性内容已经为第三人知道或者可能知道,即已经公开或者可能被公众所知,就可以推定出他人的名誉权因此遭受到了损害。这里的可能被公众所知是指虽然无法证明该诽谤和侮辱性内容已经被第三人知晓但根据其所发布平台、发生场合的开放性、传播性足以使第三人知道。
因此,在网上发布侮辱他人的言论构成名誉侵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七条
问:侵害名誉权责任应如何认定?
答: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
以书面或口头形式侮辱或者诽谤他人,损害他人名誉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侮辱罪未遂怎样判刑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侮辱罪未遂怎样判刑
对于未遂犯的处罚原则问题,应当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以既遂犯的处罚为参照,
二是适当从宽处罚,即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
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是犯罪未遂的特征与处罚原则。
犯罪未遂所具有的三个构成要件或特征也是与故意犯罪的其他停止形态相区分的标志:

一,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这与犯罪预备相区别;

二,犯罪未完成(未得逞)而停止下来,这与犯罪既遂相区别;

三,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导致的,这与犯罪中止相区别。
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都是意志以外的因素导致的犯罪未能得逞,是否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区分的关键点。
所谓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构成要件中的犯罪行为,如《刑法》第236条罪的着手实施行为就是对被害妇女实施暴力、威胁等手段,以达到强行奸淫的目的。可以这样认为,犯罪预备行为是为分则具体犯罪构成行为的实行和犯罪的完成创造便利条件,为其实现创造可能性;而犯罪实施行为则是要直接完成犯罪,变预备阶段实行和完成犯罪的现实可能性为直接的现实性。
一、什么是侮辱罪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侮辱罪客观上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败坏他人名誉;主观上只能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侮辱行为会造成败坏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另外根据《刑法》规定,只有情节严重的侮辱行为才构成本罪。
二、犯罪未遂怎么认定
?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
犯罪未遂认定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作为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
2、犯罪没有得逞,指犯罪的直接故意内容没有完全实现,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对于结果犯,行为人仅仅实现了其实施犯罪的故意,没有实现其犯罪的目的或犯罪结果的故意。对于实行犯,其实施犯罪行为的故意也没有完全实现,即行为人欲实施完毕的行为没有实施完毕。不论行为和结果,都是刑法规定的作为犯罪客观方面要件的必要组成部分;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行为人没有预料到或不能控制的主客观原因。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53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未成年侮辱罪怎么处罚
在处理未成年人侮辱罪的案件时,需注意:若犯罪者已满16周岁但未满18周岁,应根据规定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基础上,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若犯罪者未满16周岁,则不承担刑事责任,不面临判刑。
10w+浏览
损害赔偿
侮辱、侮辱、侮辱,殴打,报复证人的,应当怎么处罚
[律师回复] 为了保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查明事实,打击犯罪,或者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刑事和民事案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要保障证人有客观、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履行作证的法定义务,如实地提供案件的真实情况,需要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对于威胁、侮辱、殴打或者证人及其近亲属的行为,必须予以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威胁、侮辱、殴打或者证人及其近亲属的行为特征:一是,行为侵害的对象是证人及其近亲属。这里的“证人”,不仅包括刑事诉讼中的证人,也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的证人以及行政执法活动中的证人。“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二是,行为人对证人及其近亲属有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的行为。“威胁”,是指实施恐吓、要挟等精神强制手段,如以人身伤害、毁坏财物、损害名誉等相要挟,使人产生恐惧;“侮辱”,是指公然诋毁证人及其近亲属人格,破坏其名誉;“殴打”,是指采用拳打脚踢等方式打人;“”包括多种方式,如利用职权降薪、降职、辞退等。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未成年侮辱罪怎么处罚
在处理未成年人侮辱罪的案件时,需注意:若犯罪者已满16周岁但未满18周岁,应根据规定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基础上,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若犯罪者未满16周岁,则不承担刑事责任,不面临判刑。
10w+浏览
损害赔偿
侮辱、谩骂、侮辱他人、侮辱他人触犯哪条法律法规?
[律师回复] 2021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关于办理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实施了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主观上故意,客观上造成实际损害,情节恶劣的,以诽谤罪定罪处罚。刑法第246条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缉旦光秆叱飞癸时含江的等等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53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侮辱他人的未成年怎么了判
对于未满16岁的青少年侮辱或诽谤他人,虽不构成刑事责任,但其监护人需引导教育。16至18岁未成年人若情节严重,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从轻或减轻处罚。对未达犯罪程度的辱骂,未满16岁者侵犯名誉权,需监护人引导;16至18岁者首次可免责,再犯则按规处罚,但可减轻力度。
10w+浏览
损害赔偿
侮辱,侮辱,侮辱,报复证人及其近亲属的行为,应当怎么
[律师回复] 为了保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查明事实,打击犯罪,或者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刑事和民事案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要保障证人有客观、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履行作证的法定义务,如实地提供案件的真实情况,需要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对于威胁、侮辱、殴打或者证人及其近亲属的行为,必须予以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威胁、侮辱、殴打或者证人及其近亲属的行为特征:一是,行为侵害的对象是证人及其近亲属。这里的“证人”,不仅包括刑事诉讼中的证人,也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的证人以及行政执法活动中的证人。“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二是,行为人对证人及其近亲属有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的行为。“威胁”,是指实施恐吓、要挟等精神强制手段,如以人身伤害、毁坏财物、损害名誉等相要挟,使人产生恐惧;“侮辱”,是指公然诋毁证人及其近亲属人格,破坏其名誉;“殴打”,是指采用拳打脚踢等方式打人;“”包括多种方式,如利用职权降薪、降职、辞退等。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名誉毁谤 > 怎样判定未成年人侮辱罪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