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伤害罪如何调解
若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诚恳地表达出他们对自己行为的懊悔之情,并积极采取措施弥补所造成的损失、向被害人道歉争取其原谅的话,且得到了被害人的自愿和解意愿,那么这两名当事方便可以达成和解协议。对于故意伤害罪这样的刑事案件,尽管当事人无权撤销案件,但是他们可以通过与对方进行调解来获取其谅解,进而达成双方和解。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这种情况下可适度减轻处罚力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故意伤害罪如何成立
关于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犯罪主体要求:
该罪名的犯罪主体为普通大众,即任何具有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皆可构成此犯罪。
但需注意的是,对于年满14周岁,但未满16周岁的自然人而言,如果实施了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的行为,则必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然而,对于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来说,他们并非可以逃避刑事责任的依据,相反,这只是法定的从轻或减轻处罚的一种量刑情节而已。
(二)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层面上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确知道自己的行为将会对他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并且对此抱有希望或放任的态度。
(三)犯罪客体要求:
所谓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以维护其肢体、器官以及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目的的一种人格权。
(四)犯罪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故意伤害罪如何调解”,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