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情节极其恶劣者,最高可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且在判决时可同时没收其财产。而针对单位行贿犯罪的现行法律量刑标准如下:
首先,若行为人一旦触犯单位行贿罪,且情节严重,则将对其所在单位施以罚金惩罚,同时对涉案责任人员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罚金刑罚;
其次,在单位行贿罪中,普遍采用双罚制原则,即不仅要对单位进行罚金处罚,还要对直接责任人判处与其所犯本罪相对应的刑罚;
最后,如果单位行贿所获得的个人违法所得,则需根据行贿罪的相关规定进行定罪处罚。
《刑法》第三百九十条规定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二、单位行贿罪的主从犯认定条件是什么
在共同犯罪案件之中,担任重要角色、发挥主导作用的被告人即为主犯。
就犯下行贿罪的主犯而言,将面临如下的刑事制裁:
首先,若因行贿行为获取不当利益且情节较轻者,可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需缴纳罚金;
其次,若因行贿行为导致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或情节严重者,则可能被判处五年以上但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需缴纳罚金;
最后,若行贿行为造成的后果极其恶劣,或给国家带来特别重大损失者,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同时需缴纳罚金或没收全部财产。
值得注意的是,若行贿人在被司法机关追究责任之前能够主动交代自己的行贿行为,那么他/她将有机会获得从轻或减轻刑罚的宽大处理。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单位行贿罪的量刑标准最高多少年”,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