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取保候审还会收监吗

最新修订 | 2024-07-09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5人
专家导读 《刑诉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取保候审期限最长12个月。期满或查证无需追责,应立即解除。如需继续追责,视情况决定是否收押;否则,无需收押。是否收押,取决于案件详情和司法裁定。
因病取保候审还会收监吗

一、因病取保候审还会收监吗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之明文规定,取保候审的期限最多不得超过十二个月。若在取保候审期间内,经过认真查证后,证实不应再对其进行刑事追责取保候审期限已届满,应立即解除取保候审措施。在解除取保候审之后,如需继续追究刑事责任,则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将犯罪嫌疑人重新收押。反之,若确认不再追究刑事责任,那么自然也就无需再行收押。因此,是否需要收押犯罪嫌疑人,主要是看案件的具体情况以及司法机关的最终裁定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二、因病取保候审公安机关办案经办人有权撒案件吗

需视乎取保候审申请是在何级别或部门进行审批,若在公安局,有可能申请被批准后予以撤销案件;然而,即便已转送至检察院,检察院亦有可能向公安局提出撤案建议以达成相同结果。

另一种情况则是检察院决定不起诉案件。

当案件处于公安局阶段时,既有可能撤销案件,若已经转交检察院处理,则可能得到不起诉的处置。

在最后一个环节即法院审判中,法庭将作出无罪判决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因病取保候审还会收监吗”,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6k字,预估阅读时间9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53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因病取保候审还会收监吗
一键咨询
  •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3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0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3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7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4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0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6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7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6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4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3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7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6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3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3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南京181****678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80****697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80****251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取保候审因患病会收监吗
取保候审期间,罪犯因病申请保外就医,若病情不影响其出庭受审或接受刑罚,通常不会被收押。但病情严重危及生命时,法院会依法考量。被取保候审者须遵守规定,违反或发生其他法定情形,司法机关有权变更强制措施,包括收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因病取保候审还会收押吗
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因病取保候审还会收押吗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因脑梗疾病,取保候审后中院维持原判,还会收监吗?
[律师回复] 取保候审后还会收监吗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收监是需要人民作出判决以后才能执行取保候审的义务:刑事诉讼法第69条规定了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和酌定义务。所谓法定义务,是指法律规定的每一个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都必须履行的义务。法定义务包括:
①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②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24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③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④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⑤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所谓酌定义务,是指人民、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和被取保候审人的具体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必须履行的义务。酌定义务包括下列一项或多项:
①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②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③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④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办案机关应当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危害后果、社会影响,犯罪嫌疑人、被害人的具体情况等,有针对性地确定被取保候审人的一项或多项酌定义务。被取保候审的人在取保候审期间违反上述法定义务和酌定义务,则应视情节轻重没收保证金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并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或提出保证人。对于不宜再取保候审的,可以监视居住或者予以逮捕。对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对于需要没收部分或全部保证金的,执行机关作出决定后应当向被取保候审人宣布没收保证金的决定,并告知如果对没收保证金的决定不服,被取保候审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在5日以内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7日以内作出决定。被取保候审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后5日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核一次。上一级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核申请后7日以内作出决定。没收保证金的决定已过复议期限,或者经上级公安机关复核后维持原决定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通知指定银行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将保证金上缴国库,并在3日以内通知决定取保候审的机关。被取保候审人没有违反上述法定义务和酌定义务,但在取保候审期间涉嫌重新犯罪被公安司法机关立案侦查的,执行机关应当暂扣其保证金,待人民判决生效后,决定是否没收。对故意重新犯罪的,应当没收保证金对过失重新犯罪或者不构成犯罪的,应当退还保证金。对于人民和人民检察院决定的取保候审,如果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有违反上述法定义务和酌定义务的行为,执行取保候审的县级公安机关应当及时通知作出取保候审决定的人民和人民检察院。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53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疾病取保候审会收监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取保候审最长期限为十二个月,监视居住为六个月。期间不得停止侦查、起诉和审理。若取保候审期满且无其他法律规定延长,或疾病已不影响刑事责任追究,应终止取保候审并可能收押被告。如疾病严重到无法追究责任,则可能采取其他处理方式,不一定是收押。是否收押取决于具体情况,包括病情严重程度和对刑事责任追究的影响。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有病取保候审要收监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在此期间,如确定不需刑事追究或取保候审到期,应及时解除约束,并依法通知当事人及相关单位。若被保释者患病,是否收监需综合考虑其健康状况、案件进展及法律条件。疾病并非直接决定因素,须全面评估后由司法机关决策,可能采取监视居住等其他措施。收监与否应基于案件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而非单一健康因素。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取保候审或判监外直行的十大疾病
[律师回复]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对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严重疾病,可以采用取保候审的办法。何为“严重疾病”司法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1990年12月31日联合下发的《罪犯保外就医疾病伤残范围》  在服刑的罪犯有下列病残情况之一,且符合其他规定条件者,可准予保外就医:  
一、经精神病专科医院(按地区指定的司法鉴定医院)司法鉴定确诊的经常发作的各种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忧郁症、周期性精神病等。  
二、各种器质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包炎、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脏功能在以上。  器质性心脏病所致的心律失常,如多发多源性期前收缩、心房纤颤、二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肌梗塞经治疗后,仍有严重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改变或合并症者。  
三、高血压病111期。  
四、空洞型肺结核、反复咯血,经两个疗程治疗不愈者,支气管扩张、反复咯血、且合并肺感染者。患有肺胸膜性疾病,同时存在严重呼吸功能障碍者,如渗出性胸膜炎、脓胸、外伤性血气胸、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等。  
五、各种肝硬变所致的失代偿期,如门静脉性肝硬变、坏死后肝硬变、胆汁性肝硬变、心源性肝硬变、血吸虫性肝硬变等。  
六、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肾功能不全,经治疗不能恢复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双侧肾结核、肾小动脉硬化等。  
七、脑血管疾病、颅内器质疾病所致的肢体瘫痪、明显语言障碍或视力障碍等,经治疗不愈者。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栓塞等。颅内器质疾病,如颅内肿瘤、脑脓肿、森林脑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严重颅脑外伤等。  
八、各种脊髓疾病及周围神经所致的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者。各种脊髓疾病,如脊髓炎、高位脊髓空洞症、脊髓压迫症、运动神经元疾病。周围神经疾病,如多发性神经炎、周围神经损伤、治疗无效、生活不能自理者。  
九、癫痫频繁大发作,伴有精神障碍者。  
十、糖尿病合并心、脑、肾病变或严重继发感染者。  十
一、胶原性疾病造成脏器功能障碍,治疗无效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发动脉炎等。  十
二、内分泌腺疾病,难以治愈者,达到丧失劳动能力者,如脑垂体瘤、肢端肥大症、尿崩症、柯兴氏综合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  十
三、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者。  十
四、寄生虫病侵犯肺、脑、肝等重要器官,造成继发性损害,生活不能自理者。寄生虫病包括囊虫病、肺吸虫病、中华分枝睾吸虫病、丝虫病、血吸虫病等。  十
五、心、肝等重要脏器损伤或遗有严重功能障碍,各种重要脏器手术治疗后,遗有严重功能障碍、丧失劳动能力者。  十
六、消化器官及其腹部手术后有严重并发症,如重度粘连性肠梗阻,反复发作,不宜治愈者。  十
七、肺、肾、肾上腺等器官一侧切除,对侧仍有病变或有明显功能障碍者。  十
八、严重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经治后在骨关节遗有运动功能障碍,或遗有尿道狭窄和尿路感染久治不愈者。  十
九、脑、脊髓外伤治疗后遗有痴呆、失语(包括严重语言不清),截瘫或一个肢体功能丧失、大小便不能控制、功能难以恢复者。  二
十、双上肢、双下肢、一个上肢和一个下肢因伤、病截肢或失去功能,不能恢复者。截肢指上肢在腕关节以上,下肢踝关节以上。失去功能指肢体强直、畸型、肌肉萎缩、上肢必须达到手不能提物,下肢必须达到足不能持重。  二十
一、双手完全失去功能或伤病致双手手指缺损六个以上者。且六个缺损的手指中有半数以上在指掌关节处离断,必须包括双拇指全失。  二十
二、两个以上主要关节(指肩、膝、肘髋)因伤病发生强直畸形,经治疗不见好转、相当于双下肢或双上肢或一个上肢和一个下肢丧失功能的程度,脊柱功能完全丧失者。  二十
三、各种恶性肿瘤经过治疗不见好转者。  二十
四、其他各类肿瘤,严重影响肌体功能而不能进行彻底治疗,或者全身状态不佳、肿瘤过大、肿瘤和主要脏器有严重粘连等原因而不能手术治疗或有严重后遗症。其他各类肿瘤系指各种良性肿瘤或暂时难以确定性质的肿瘤。不能进行彻底治疗的甲状腺瘤、胸腺瘤、支气管囊肿、纵膈肿瘤等肿瘤压迫推移脏器,影响呼吸循环功能者。严重的后遗症和癫痫、偏瘫、截瘫、胃痿、尿痿等。  二十
五、伤病后所致的双目失明或接近失明(指两眼视力均为一米内指数)。内耳伤、病所致的平衡失调,经治疗不能恢复者。  二十
六、上下颌伤、病经治疗后有语言不清、严重咀嚼障碍,两者同时存在者。  二十
七、经专科防治机构(省、市职业病防治院所)确定的
二、三期矽肺、煤矽肺、石棉肺;各种职业性中毒性肺病及其他职业病治疗后,遗有肢体瘫痪、癫痫、失语、痴呆、失明、精神病等,职业性放射线病所致主要脏器有严重损伤者。职业性中毒,系指在生产条件下,接触工农业毒物而引起的一种职业性疾病。  二十
八、同时患有两种(含两种)以上疾病,其中一种病情必须接近上述各项疾病程度。  二十
九、艾滋反应阳性者。  三
十、其他需保外就医的疾病。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53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重病取保候审徒刑收监吗
重症患者在取保候审期间,若病情未妨碍审判或刑罚执行,通常仍需按原刑期执行刑罚。司法机关会关注其身体状况,并可能在量刑时予以调整,但不等于豁免刑事责任。是否收监需根据个案情况和法律综合判断。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朋友因为醉驾被拘留了,因为有严重的病想申请取保候审,请问因患重大疾病取保候审可以吗,取保候审中的重大疾病有哪些
[律师回复] 根据高法、高检、公安部关于刑事诉讼法具体应用的有关规定,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但是,何为“严重疾病取保候审”法律至今没有明确而统一的标准,以致在司法实际操作中产生了下述两种不良现象。
一、自我解释对什么样的疾病才算是严重这一问题,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说法。于是,身患严重疾病,可以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依法取保候审,致使病情不断恶化,甚至因病而亡者有之;而疾病未达严重程度却予以取保候审,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再次危害社会者也有之。
二、违法操作由于法律对“严重疾病”缺乏统一的执行标准,使少数司法败类有了空子可钻。只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疾病,又与办案人员或其亲友构成某种利益关系,则不论病情是否严重,均取保候审。相反,即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患疾病已经非常严重,但与办案人员没有利益关系,甚至彼此存在隙怨,都不能取保候审。为什么敢于违法操作因为办案人员心存侥幸:标准不明、难以查证。因此,对“严重疾病”实行明确而统一的执行标准,已是迫在眉睫。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因病取保候审还会收监吗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