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诈骗罪案件中,若主犯遭到定罪并处以刑罚之后,受害者并不必承担任何赔偿责任。这是由于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上,仅仅局限于因公民人身权益受犯罪行为侵害所导致的经济损失,以及因财产被罪犯故意损毁所遭受的经济损失。相较于犯罪分子如诈骗罪,这些专门针对性侵犯他人财产权益的罪行,通常会通过刑事司法程序直接追究其相关责任,无需采用将其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途径之做法。因此,受害人依然有多种途径可以寻求经济损失的补偿,例如可选择向法院提请民事诉讼,又或是利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机制,以期获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其经济损失的相应赔偿。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二、诈骗罪从犯取保候审多久
在涉及到诈骗罪名的案件中,申请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间为十二个月。
然而,当确认被告人无需承担刑事责任或取保候审期限已满时,应立即解除对其的取保候审措施。解除取保候审的决定必须及时告知被取保候审人以及相关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在涉及诈骗罪的司法案件之中,一旦主犯被判处有罪,那么受害者将无需承担任何形式的赔偿责任。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所涵盖的赔偿范围仅仅局限于由于人身或者财产受到犯罪行为直接侵害而引发的经济损失。对于那些涉及侵犯财产权益的犯罪行为,例如诈骗罪,通常会通过刑事司法程序进行追责,并不包含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畴之内。因此,受害人可以选择通过民事诉讼或者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来寻求对其经济损失的补偿。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