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裁决后还可以起诉吗
在被赋予了仲裁裁决权后,当事方可选择进行起诉程序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这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所设立的严格条件。当仲裁裁决作出之后,如若人民法院对其依法予以撤销或采取不予执行之措施时,此刻当事人便有权利就此争议事项向当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然而,倘若已行仲裁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且没有可供撤销的事实情况出现,那么当事人将无法向法院申请发起诉讼,因为法院对这类请求是不会予以受理的。
《仲裁法》第九条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
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仲裁裁决书下来多久强制执行
在仲裁程序结束后的第15个自然日后,即可依法提出强制执行申请。若当事人对于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审理结果感到不满,可在收讫仲裁裁决书之次日起算的十五个工作日内提交民事上诉至人民法院。倘若逾期未予起诉,则裁决书将开始产生法律效力,仲裁机构即有权依据该裁决文件的内容,向相关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请求。
然而,并不总有必要立即申请强制执行。具体而言,只有当仲裁书中规定了履行期间的最后一天才需要启动申请强制执行程序。并且,如果仲裁书中明确指出需要分期履行,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间也会相应地推迟到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后。
再者,如若仲裁机构并未在裁决书中明确约定履行期间的话,计算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的起点就应为法律文书正式生效的那一天。
关于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问题,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规定,无论是双方或单方当事人,如果均是自然人身份,其申请强制执行的有效期都是一整年;若是其中任何一方为法人或其他组织身份,申请强制执行的有效期将会缩短至六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三条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在仲裁裁决权得以确立之际,各方当事人均有权根据实际情况,斟酌采用诉讼程序来捍卫自身应有的合法权益,然而这一切都必须遵循并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明文规范的严谨条件。仲裁裁决公布后,倘若人民法院依法撤回该裁决或者采取拒绝执行的行动,此时,有关当事人即具备权力就此次争议事宜向当地法院提出民事诉讼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