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职签署劳务合同时,以下几个重要因素需要特别留意和关注:
首先,在签署合同之前,务必要核实并确认您所应聘的用人单位是否具有合法有效的用工主体资格;
其次,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正式的劳务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但对于非全日制的用工模式则可适度放宽要求;
再者,为了避免后期可能出现的纠纷,关于劳动报酬的问题应在合同中清晰明了地进行规定,尽量避免以口头承诺或默契的方式来处理;
此外,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试用期的期限最长不能超过六个月,如果仅仅在合同中约定了试用期而没有明确转正后的薪资待遇等内容,那么这样的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最后,关于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以及具体的支付日期也应该在合同中予以明确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二、入职签了合同不想去了要付违约金吗
在正常情况下,员工并无须承担赔偿违约金的责任,然而仍建议您前赴公司完成离职相关事宜。通常而言,试用期内只需提前1至3日以书面方式提出申请即可,若是未能准时出勤,可考虑与企业进行协商,进而直接解除劳动合同。此外,还应查看您所签署的这份入职合同是否针对特定培训作出相应规定。倘若有此约定,企业已为您提供了专项培训的经费,且与您共同商定了服务期限。在此前提下,若您未遵守服务期限而缺席工作,则需向公司缴纳违约金。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