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能源车淹水保险不赔找谁
当车主面临因暴雨引起的车辆被水淹没的困境时,最迫切希望知道的无疑是保险公司将会如何作出理赔决策。由于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部分保险公司以“不可抗力”作为拒绝赔偿的借口,因此这样的时刻对车主而言尤其关键。当车辆处于路边或者地库等环境中遭受洪水侵袭时,车主可依据车辆损失险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若保险公司拒绝赔偿,车主有权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暴雨天气常常引发水患,轻者导致街道积水,重者甚至将整辆汽车淹没于水中。面对如此境况,车主自然会寻求保险理赔。
然而,若不幸遭遇保险公司拒赔的情况,首先需要明确自身所处的状况是否符合保险公司拒赔的条件。在因暴雨天气导致汽车受损而保险公司拒赔的情况中,主要涉及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车辆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由于二次启动导致发动机损坏;
第二种情况是车辆在涉水行驶过程中,发动机意外熄火,但实际上发动机并未受到严重损坏,仅仅是启动了自我保护机制。事实上,只要车辆在水中浸泡时间不长,发动机通常不会因进水而造成严重损坏。
然而,常有车主声称发动机熄火后便将车辆停放在原处,并未进行二次启动,却发现发动机已经损坏。这显然是不实之词,因为没有二次启动,发动机是无法进水损坏的。对于此类因人为操作导致发动机进水产生的损失,保险公司有权拒绝赔偿,且法院亦会判决保险公司免予赔偿。
此外,若车主明知积水严重仍冒险涉水行驶,或者明知或怀疑水深仍试图驾车强行通过,那么即使在此情况下发动机损坏,保险公司同样不予赔偿。法官判定发动机损失不予赔偿的客观理由在于,驾驶员对该损害结果负有直接责任。原因在于汽车排气管与发动机相连,排气管与地面之间存在约20厘米的高度差,若水未能从排气管进入发动机内部,则发动机是不可能损坏的。
《保险法》第52条规定,合同履行过程中,危险程度显著增加时,车主应告诉保险公司。如果不告诉保险公司,任由危险继续存续,保险公司可以免赔。
二、新能源汽车不买交强险会有什么后果
若机动车驾驶者或所有者未能如期缴纳交强险,将面临如下法律责任和后果:
首先,机动车驾驶者或所有者如果未能按照相关法规规定进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投保,那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有权暂时扣押该车辆,并通过书面通知的方式要求机动车驾驶者或所有者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进行保险投保,同时处以其责任限额应缴纳的保险费用两倍的罚款。
其次,如果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被拒绝或者有拖延现象出现,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将有权对这一行为做出纠正,并处以最高为五万元人民币至三十万元人民币的罚款,处罚严厉的情况下还可能限制该企业的业务范围,责令暂停接纳新的业务订单,或者吊销其经营保险业务的许可证书。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三十八条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未按照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机动车,通知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依照规定投保,处依照规定投保最低责任限额应缴纳的保险费的2倍罚款。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依照规定补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应当及时退还机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