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律明确指出,普通民众对于抢劫罪犯拥有绝对的无限制防卫权利,针对正处于实施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行为,可以依法行使防御行动,导致不法侵害方伤亡的情况下,并不构成防卫过当,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二、持刀抢劫可以取保候审不
涉及到持械抢劫的案件能否适用取保候审措施,关键在于涉案情节与犯罪嫌疑人现状的综合考量。根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之规定,若犯罪嫌疑人被判定可能面临有期徒刑刑罚,且其现实情形并未对社会安全构成实际威胁,亦或是存在诸如患有严重疾病、身怀六甲等特殊情况时,则可考虑适用取保候审。然而,鉴于持械抢劫行为往往具有较高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在实践中,此类案件获得取保候审批准的概率相对较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在实施持刀抢劫行为之际,受害人有权行使完全的正当防卫权。根据相关立法规定,若遇到严重威胁人身安全的暴力行为,如蓄意谋杀、行凶伤人以及抢劫财物等情况,民众可以依法采取必要的防卫措施,即便在此过程中造成了侵害者的伤亡,亦不被视为防卫过当,无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此项规定的初衷在于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他们在面临危险时能有合法的自我防护手段。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