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判孩子探视权怎么判
在离婚之后,未实际承担养育责任之一方依据离婚协议或法庭裁决,获得了与未成年子女进行探望、联系、会面、互动及短暂共处的法定权力被称之为探视权。行使该项权利的具体方法和时间将由相关当事人自行协商确定;若无法达成共识,则由当地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最终判决。对于拒绝接收探视的子女,当地人民法院应当积极做通申请人的思想工作,等待子女打消疑虑后方能执行探视行为。
同时,严禁任何形式的强制性探视,包括对子女人身自由的限制。如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拒绝履行关于探视权的已生效判决或调解书,另一方有权向当地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在此过程中,人民法院应对未能履行义务的一方进行严肃教育,并要求其立即履行相关义务。如经过多次警告后仍未改正,可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手段,同时另一方可提起诉讼请求变更抚养关系。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二、法院判孩子归谁的标准
在离婚诉讼中,决定亲生子女抚养权归属的核心依据如下:对于年纪不足两周岁的孩子,法律规定应优先交由母亲来看护及教养;而对于年满两周岁以上但尚未成年的孩子,若父母在抚养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则需要由法院根据父母双方的实际情况,以确保孩子得到最大限度的关爱和保护的前提下,做出公正公平且符合法律规定的裁决;尤其
值得注意的是,当孩子已经年满八周岁时,他们应该被尊重并倾听他们的个人愿望和想法。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离婚程序结束之后,那些在离异期间未能尽到家庭抚育责任的父母,依据先前签订的离婚协议书或者经过法院审理判决的结果,依法享有了与未成年子女进行探访、见面等方面的权利,这被称之为“探视权”。关于如何具体实施这些权利,双方应先行协商达成共识;若无法自行解决,则可向法院提出申诉请求,由法院作出最终的裁定。对于拒绝接受探视的未成年子女,必须先通过法院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才能执行相关的探视行为。在此过程中,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强制性探视,如果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未能按照法院的探视权判决来履行义务,那么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将会对其进行严肃的教育,并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