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故意伤害罪能否予以缓期判罚,关键在于被指控人的违法行为情节、改正自身错误的意愿和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程度。通常而言,若违法情节严重,比如导致他人重伤乃至死亡,抑或是被告人曾经有过犯罪记录或者曾因同一犯罪而受过刑事处罚,法院很可能不会选择对其适用缓刑。除此之外,如果被指控人在犯罪过程中采用了极其恶劣的手段或者存在着强烈的犯罪动机,这也可能会对缓刑的判决产生不利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这是明确排除缓刑的一种情况。
二、故意伤害罪七级能判几年
对于蓄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应给予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处罚。如果犯罪情节较为恶劣,致人重伤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极端残忍手段导致受伤者严重残疾或致人死亡者,则需承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的严厉惩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对犯有故意伤害罪行的罪犯,适用缓刑需满足如下条件:首先,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情节轻微;其次,必须存在认罪悔过的主观表现;最后,必须排除再次犯罪的现实可能性。倘若所造成的伤害后果严重(如致使他人重伤或死亡)、罪犯本身具有累犯记录或者曾经因为同样性质的罪行受到过法律制裁,抑或是其犯罪行为手段极其残忍且动机异常激烈,那么往往无法获得适用缓刑的机会。在实际审判过程中,法院将全面考虑到犯罪行为的具体情节、被告人为之做出的悔罪态度及其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程度等多方面因素,进而作出是否准许缓刑的最终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