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后应如何处理后续事宜
在遭遇交通事故之后,务必要优先处理以下紧急事宜:
1、立即停车,鉴于事故发生之后车辆必须立刻进行制动;
2、救援伤者,事故当事人有责任妥善保护现场环境并对受伤人员及财产(若必须挪动需标示其准确位置)实施及时救助;
3、及时报警,当事人必须迅速报告当地公安部门或执行勤务的交通警察,静待专业交警前来处置一切事宜;
4、落实防范措施,为了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当事人首先当关闭车辆引擎以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请特别注意在救援伤员之时不要随意挪动伤者姿势,除非伤者处境危急(例如遭受火灾或有毒物质泄漏等威胁),否则您的任何动作都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伤害。
5、对于投保的车辆以及相关人员而言,还须在事发后48小时内向保险公司如实申报事件经过。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七条
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必须移动时应当标明位置);
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或者执勤的交通警察,听候处理;过往车辆驾驶人员和行人应当予以协助。行人应在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中心)和122(交通事故处理中心),并且清楚地说明事发地点。
第八条
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当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
第九条
当事人应当如实向公安机关陈述交通事故发生的经过,不得隐瞒交通事故真实情况。其他知情者有义务向公安机关提供有关情况。
二、交通事故后要刑事拘留吗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时候,由于交通肇事案件情节轻微,且加害方与受害者之间得以顺利地达成和解协议,那么这种情况下,在检察机关审理期间是存在适用相对不起诉程序的可能性的。换言之,这起案件可能会在检察院审理阶段就宣告终结,不会再进一步进入刑事审判环节,也就意味着案件当事人将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在道路交通意外案件发生之际,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立刻将驾驶车辆紧急制动,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自身与其他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接下来,我们需立刻展开救援行动,对事故中的受伤者提供援助,同时应尽可能地为现场环境及受损物品进行拍照记录、标记等工作,防止因不适当的位置变动而引发更为严重的伤害后果。完成上述步骤之后,便需要迅速向警方呼叫求助,等候专业的交通执法机构前来处理这次事故。在此期间,请切记紧闭车辆引擎,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此外,如遇有保险相关事宜,还必须确保在发生事故后的48小时内向所在保险公司报告情况,以便及时获得相应的理赔服务。